之江新语学习心得体会(2)

时间: 01-24 作者:马静雅 栏目:心得体会

——五读《之江新语》有感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摘录了xx总书记《之江新语》中一段话。古人曰:“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这也可以说是求真务实的一个基本要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检验我们干部作风是否求真务实的标准。怎样才能到群众中去实践求真务实之风?那就是深入基层。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他们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而形式主义往往眼睛向上,不注重调查研究,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察实情,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向群众请教,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作为我们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动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正如王东明书记强调的一样,我们工作中的许多决策都是通过下基层调查研究,反复征求群众意见,集思广益而产生的,群众的许多困难也是通过深入基层时发现并解决的。只有经常到基层去,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才能够不断增长才干,促进工作,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情深。

但令人警惕的是,我们一些干部不愿意下基层,觉得只要把经济搞上去,让群众生活过得好,下去不下去并不重要;有的干部下基层纯粹是形式主义,只是“车子转一转,隔窗看一看,干部谈一谈”,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根本不能深入下去,做不到求真务实。

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深入群众,才能保持党和群众的鱼水深情。我们干部下基层,一定要做到求真务实,杜绝形式主义,真正到老百姓家里坐一坐,与老百姓在一起天南地北聊一聊,村里村外的情况问一问,了解最真实的村情民意,了解基层群众最盼望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以调查了解到的实情,作为为民施政的着力点和谋划工作的基点;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改正,保证各项政策和措施有的放矢。

老百姓在党员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希望我们领导干部下基层时,不耍花架子,不玩嘴皮子,求真务实,深入下去,真干实干,从而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全力支持,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之江新语学习心得体会三:学习《之江新语》心得体会(860字)

读过习总书记《之江新语》,深感非常清新。文章虽短,句句说到我们党员干部的心坎上,事事谈到我们老百姓的要求上。统观全文,从文眼到内容,处处体现出伟大复兴中国梦清新之风。《之江新语》突出“新”,语言新、观念新、内容新、方法新等等,这些新提法、新要求,是指导我们基层工作人员的方针和准绳。

《之江新语》总的来说,关于领导干部的要求是最多的,领导干部都应站在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威,要乐于听实话、善于引导基层人民群众讲实话,要全力杜绝长期形成“报喜不报忧”的社会现象等方面作了作了深刻阐述。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也许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的要求不是那么的有感触,但是,在其他方面,我却感触颇深。首先是关于团结的体会,有一句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团结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事业兴衰成败。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工作、生活在一个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相互信任的环境里,就会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就可以集中精力做事情、一心一意干事业。反之,工作、生活在一个矛盾重重、关系紧张、彼此猜忌的环境里,就会心情压抑、精神沮丧,难以凝神聚力投入工作,自然也就无法成一番事业。因此懂得团结,学会团结,与人为乐,追求和谐,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也应该严格要求做到的行为。其次是关于读书方面的感悟,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仅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对自身来讲也是对精神的充实,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人性会得到升华。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需要突显自己的价值。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学是为了补充,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 因此,学习是一生的事情,是一种大智慧。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