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标准护理计划(4)
[相关因素]
1肢体骨折。
2与牵引和外伤有关的活动受限。
[主要表现]
1患儿不能独立进行躯体活动,强制性约束。
2日常生活需要人照顾。
[护理目标]
1患儿在限定的范围内保持最佳的活动能力。
2患儿保持满意的肌力。
[护理措施]
1在限定范围内鼓励患儿独立活动。
2指导患儿使用辅助装置(头上吊架和床侧栏)。
3为患儿制定锻炼计划,教会患儿进行患肢末端的等长和等张锻炼。
4帮助患儿复位,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置。
5指导患儿和家长如何避免不活动的并发症,教会患儿和家长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措施。
6协助患儿进行生活护理以及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如进食、洗漱、大小便等。
7将用物放在年长患儿伸手可及之处,如书、毛巾、零食等。
[重点评价]患儿是否保持良好的肌力,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是否增强。
三 皮肤受损
[相关因素]
1制动。
2长期卧床。
3牵引装置。
[主要表现]
1表皮受损,皮肤发红或擦伤、抓伤。
2皮肤全层受损。
[护理目标]
1皮肤完整无破损。
2已有皮肤破损处无感染。
[护理措施]
1牵引前先用肥皂水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减少皮肤感染机会。
2皮肤破损处护理:
观察、记录皮肤破损的程度。
每在清洁牵引肢体使皮肤干爽,必要时可移开牵引的脚鞘护套。
牵引针穿过的部位每班用75%酒精或络合碘消毒。
让患儿和家长了解肢体制动的重要性,并教会家长正确护理牵引针的方法。
观察牵引针是否松动及移动,若有移位,严格消毒恢复到正常位置。
3牵引时用保护垫放在腿下及骨突处,减轻皮肤压迫,避免皮肤受损。
4保持床单位干燥、无褶,必要时用预防性的减压床垫。
5牵引针不要从有伤口、皮疹、擦破处穿过,以免发生骨感染,增加患儿痛苦。
[重点评价]
1皮肤破损处是否有感染迹象。
2是否存在促使皮肤破损的危险因素。
四 潜在并发症--牵引失败
[相关因素]
1不合适的牵引姿势。
2患儿缺乏自制力。
[主要表现]
1骨折末端对合不良。
2牵引针移位。
[护理目标]
1保持有效的牵引效能。
2患儿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护理措施]
1保持患肢末端处于功能位牵引,勿净牵引装置任意移开,即使改变姿势时,也不要放松。
2观察乳胶海绵是否移动、乳胶有无压迫,能过足背皮肤或足底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末端血运。
3按规定的重量持续牵引,牵引时重量不要垂在地上、床上,不可过度摇动,避免碰撞。
4保证有效牵引,被褥不可放在牵引绳上。
5用布郎架牵引时,骶尾部要垫气圈、棉垫。
6向患儿和家长讲解肢体制动的重要性,以取得合作。
7注意牵引针的位置及护理,发现牵引针移位的体征时,及时报告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