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效课堂实施方案(6)
时间: 09-19
作者:庞敏
栏目:方案
2、加强上课环节,以构建和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双主体”模式为核心目标,以最大限度发挥好“双主体”课堂教与学的功能为主要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力求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品课”。 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科特点---实验教学,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要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与自觉度;要关注学生的小组合作;要关注实现有效学习学生的数量及有效程度;教师重点引导、讲解的问题符合学生需要的程度;要关注学生与教师提问、讨论、作业等活动表现出的精神状态与价值追求;要关注目标教学;体现当堂达标。
3、加强研究环节,采取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观摩课、汇报课、研讨课等多种课题教研形式,深入课堂,深入教学第一现场,掌握改进、完善、构建《“善学八步”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潜心研究,定期深入交流,为实现“精品教案”和“高效课堂”的课改任务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
4、深化、优化导学案,服务于一线教学。通过与一线教研组老师们的交流、研讨、修改、完善导学案的细节,更好的指导教学,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方案四:物理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综述
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实现基础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构建以 “自主学习为核心”的物理高效课堂教学体系,建立多种形式的物理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与成绩为终结目标。
2. 课题研究的现状简析:物理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当中,大多数教师仍树立一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理念,通过重复性的练习 提高物理成绩,物理教学效率低下。通过本课题研究,旨在较好地处理教与学、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理论与实践、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 质量诸方面的关系,有利于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3.课题研究人员的构成:课题研究人员的构成对取得课题研究成功至关重要。本 课题由物理科组长高毅老师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由刘熊校长、涂建秋校长、丁俊主任担任本课题的顾问,指导课题的研究与实施,由各年级的物理备课组长及对本课 题研究的浓厚兴趣和执着热情的教师具体实施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是“物理高效课堂之教学模式”的建立。
1.物理高效课堂是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教育教学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的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或效益高,并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与社会效益的课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p#副标题#e#一是效益的最大化,二是效率的最优化。
2.教学模式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实施课堂教学的理念,二是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设计;二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手段。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构建高一高二物理新授课、习题课、单元复习课、试题讲评课等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三一轮复习、二轮复习等等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实验班与基础班的分层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物理教学当家资料,最终能建立一种高效地“傻瓜式”的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对物理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本课题的研究是的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参与课题研究的相关人员必须深入沟通,全面合作,达成共识,才能形成具有光明特色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及物理教学之素材。本课题将采用如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