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教学反思

时间: 08-09 作者:罗倬鑫 栏目:反思
反思一:动手做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多让孩子动手操作,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加直观、更便于孩子理解抽象的知识。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后,安排了三个动手做的活动,让孩子用学过的图形、七巧板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这些活动中隐含了学生今后学习需要掌握的一些探索图形奥秘的方法,如对称思想等。

教学中,我设置了变魔术的情景,让孩子们成为魔术师,把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变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来。孩子们兴趣很浓,跟着老师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与操作。正方形对折变成两个一样大的长方形,也可以变成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孩子们都为自己的发现高兴。随之,老师的总结就应该跟上了,但是没有把握好时机,让小结的最佳时机给错过了。教学中的闪光点往往在于抓住一些孩子的细小动作或语言,延伸出奇妙的数学知识来,而我错过了,让孩子们动手操作了,最后得到的仅仅是浅层次的动手而已,没有很好的与数学思维结合,下次课还需要复习巩固了。

孩子的形象力是很丰富的,在课堂上巡视时,看到孩子们用图形拼出了风筝、宇宙飞船、大树、机器人等各种各样的事物,真是没有想到,在这一环节,我应该预设更多的展示时间,让更多孩子的作品呈现出来,那样,孩子从中得到的成就感也会放大,让他们更喜欢数学课堂,更喜欢学习数学的。


反思二:动手做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本课时,按照递进的层次安排“猜一猜”、“分一分”、“比一比”、“说一说”、“拼一拼”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过程、从设想到实际创作的过程、由个人创作到观赏以及描述他人作品的过程、由经历拼组平面图形到的过程,使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切感悟到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过渡,我采用激发兴趣、启发诱导、悬念引领等方式,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创新思维。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课前备课比较充分,教学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每个环节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愉快地学习,充分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但是,在本节课“拼一拼”这一环节中,给学生的思维空间不足。为了便于展示和欣赏,我事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张色卡纸,要求学生先拼好一幅图,再粘到白纸上。可是在课堂中我发现这个过程耽误时间,所以,在课后,我想:如果这里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作品,或者学具都用双面胶粘在色卡纸上,既能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充分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


反思三:动手做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实际教学中我不由自主地试着尝试在教学中渗透一些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到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多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动手做》时—认识高并学会画高时,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经历高的产生过程,初步感知高。

我采用了“单刀直入”直接出示本课主题:用这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出示一个长方形纸片)做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先引导学生理解“做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的意思,在学生领会是浪费木料最少,或是一点不浪费木料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锯开后,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和剪刀试一试,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并比较谁的方法好。再集体汇报方法,最后引出高。让学生经历了高的产生过程,对高的感知应该比较深刻吧。接着让学生在图形中中辨认高,并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高,让学生明白高与底的对应关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