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反思(2)

时间: 08-27 作者:付蕾 栏目:反思

6、通过理论介绍、材料分析帮助学生认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通过播放有关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交往的音像资料进行直观教学,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期盼祖国统一的热烈情感。在学生欢庆回归的喜悦之情中加强爱党爱国的教育,体会统一是历史的必然。随着统一大业的发展,中国必然更加繁荣昌盛。

7、利用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证,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8、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


反思四: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反思

本课叙述我国进入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成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根据这一方针,港澳顺利回归并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港澳地区和内地共同繁荣。海峡两岸的交往也日益密切,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课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回顾近代历史,理解现实问题,增强时代责任感的很好素材。本课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不拘泥于教材框架体系,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整合,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具体反思如下:

1.注重历史的沿革和学科知识的纵向联系,从导课到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描绘、展示,体现了历史学科与地理、语文、信息等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尤其多次运用视频、课件等多媒体教学以及历史图片等辅助教具,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地感知具体的历史情节,包括一些书本没有的,未曾接触的历史趣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如本课用视频《七子之歌》进行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为学习新内容起到一个铺垫和引入的作用;再如观看《香港回归》的视频片段,再现当时历史情境,重温历史,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实践证明:历史课和多学科整合,特别是历史课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2.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在讲课时,我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锻炼学生理解、分析和归纳课文内容的能力。讲课中穿插了旧知识的复习,锻炼了学生的横向历史思维。借用历史史实帮助学生体会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提高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借助对比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学生通过“看”“听”“读”“想”“写”“讨论”等方式主动参与课堂,完成学习任务。

3.对于至今尚未回归的台湾岛,则是通过回顾台湾历史、看图片、举例子、小组讨论和畅想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了解#p#副标题#e#台湾的历史与现状中,激发起对祖国的宝岛台湾的热爱和关注,从而引发为实现国家统一而奋发努力的思想情感。如果让学生自己来谈谈有关统一台湾的方法和设想,也许更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想像力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内容,课前布置让学生搜集和整理有关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做展示说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做课堂主人的主人翁意识,主动质疑,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参与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用历史的、人文的、开放的角度看待和评价历史,并运用历史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将三维目标有机地融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本课还把学习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社会,了解生活,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课后反映达到了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目的。对于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发展,我用两则新闻报道里体现它们的繁荣发展,能够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这部分内容,并从中体现“一国两制”的好处,从而体现这个构想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