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卫与葫芦教学反思(2)

时间: 07-31 作者:尹磊晶 栏目:反思
3、课堂语言不够精美。虽然课前我在语言方面也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推敲,但还是不够理想。与某些选手相比,我的课堂语言显得苍白空洞,缺乏感染力。这可能与我的性情有关,我为人比较低调,不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长于写作而不善言谈,喜欢思考而不善表演。将来我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阅读,提高自身素养,另一方面要克服心理障碍,多多锻炼自己。
    
4、课外拓展延伸不够。最初我在试讲时,曾在课堂上补充了一些非常经典的小小说,如《德军剩余下来的东西》《猎狮》《伞》《评论家与部长》等,想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并学以致用,但担心上课超时,所以都删去了,现在看来其实我起码应补充一篇。另外最后所留的作业,我原计划是去掉获奖小说《书法家》的结尾,让学生自己续写,然后和原作对比看哪个更好,目的是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短篇小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即欧·亨利式的结尾艺术,学生也易于完成,可我后来又把它换成了课后练习,这样一来既无新意也不实用。
   
总之,这节课还有不少有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请党老师和其它同仁批评指正。


反思三:清兵卫与葫芦教学反思

《清兵卫与葫芦》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8课内容。这篇文章文字挺简单,仔细一读,又觉得难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细节描写、矛盾冲突、主题把握等节点一下子蜂拥而来,不知如何传达,准确合理地进行教学。在纷杂的头绪面前,定下神来想一想,小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是葫芦由1毛钱被卖到了600块,这一戏剧性的情节,似乎出乎意料,但仔细一想,却又在情理之中,文章在写清兵卫买这一个葫芦之前,就有多处关于他特别痴迷于葫芦的描写,特别是把老头儿的脑袋当成葫芦的场景描写,让人忍俊不禁。这种错觉的产生,和“伯乐相马”、“庖丁解牛”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细节已经暗示清兵卫具有独特的个性以及非凡的鉴赏力、审美力与创造力,然而清兵卫在种种打击下,由痴迷葫芦到放弃葫芦,天性的喜好得到无情地扼杀,令人痛惜。而1毛钱的葫芦卖到600块这件事,清兵卫是不知道的,父亲、教员也是无从知晓的,于是,一切照旧,惟有清兵卫的爱好变成了绘画,小说的结尾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本人试图从以下方面突破重难点:
      
1.由“伯乐相马”、“庖丁解牛”这两个著名的故事,引入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为下面清兵卫发现葫芦、制作葫芦以及葫芦价值的凸现做铺垫。
      
2.抓住高潮部分,替换文段让学生体会本文情节运行的特点,并以此带动全篇,通过讨论分析,理解摇摆起伏、细节描写传神等写作特色,适当讨论主旨。
      
从课堂效果来看:
      
1.对于“伯乐相马”、“庖丁解牛”这两个著名的故事,由于学生积累较少,加之对第28课《马说》理解不够透切,这一环节,耗时过多,效果不够理想。
     
2.抓高潮环节替换文段与学生的兴趣点契合,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摇摆理论,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应曲折有致,波澜起伏。学生对前文的细节描写寻找与分析均比较到位。教学过程基本流畅,重点难点有所落实突破,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