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教学反思(2)

时间: 07-24 作者:李慧玲 栏目:反思

3.学生参与度上:课堂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发展的权利。在我的启发鼓励下,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进行交流讨论,共同进步。  

4、“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上:既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又关注在这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情况。

5、学法指导上:采用激发兴趣、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自主探究的讲解讨论相结合,促进学生说、想、做,注重“引、思、探、练”的结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二、不足之处:   

1.本节课课堂容量偏大,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的时间不够,课堂时间比较紧张。因此今后要合理地安排每一节课的课堂容量,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提高课堂的效果。同时还要重视探究题的作用,因为班上有一部分同学基础比较扎实,而且对数学也比较感兴趣,出一些比较难的思考题,能够让这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能有所提高。  

2.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充分,耽误了小结时间。  

3.一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不够熟练,缺乏简化计算的能力,今后还要继续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以知识为载体,以思维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以发展为方向”,展现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采取以学生发展为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椭圆标准方程的求法为中心。穿插研究性教学尝试,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的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达到了教学目标,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反思三:椭圆教学反思

1、本节课书上内容较简单,如果仅按书上安排照讲,学生也能掌握本节知识,但学生的能力的不到提高。新课标强调,教师应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不仅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还要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  

椭圆是常见的曲线,学生通过引言课及日常生活的经验,对椭圆已有一定的认识。为了使学生掌握椭圆的本质特征,以便得出椭圆的定义,教学过程中特别介绍了两种画椭圆的方法,一种是用一根细绳画椭圆的方法,主要是考虑到材料(细绳)取得比较容易,操作也比较简便,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另一种是用计算机软件画椭圆的方法,这个画法的好处是便于揭示椭圆形成的本质特征。(即便于观察出椭圆上点所要满足的几何条件),也为以后学习椭圆性质和双曲线打下伏笔,突出双曲线与椭圆的区别与联系。  

2、概括出椭圆定义是本节的重点。本节课,我放大了椭圆定义建立的过程。首先让学生观看“神舟”六号发射录像,使学生在感叹祖国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的激情中认识椭圆、感受椭圆。生活中的实例及多彩的多媒体图片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之后让学生探索如何借助手中的细绳画椭圆,从实践中体会椭圆上的点所满足的条件,逐渐把图形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这样,不仅完善了椭圆的定义,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质疑,养成勤于动脑的良好思维习惯。有助于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事实上,沿着学生的思维轨道展开思维,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才是以人为本。  

3、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难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椭圆标准方程是两个重要环节。本课中,我尽可能多地为寻求适当坐标系和建立椭圆标准方程提供时间和空间。首先给学生建系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暴露自然思维,让他们在自己认为简洁的坐标系下建立椭圆的方程。通过展示推导过程,比较化简结果,让学生明白哪种坐标系更合适,这样,学生可以在对比、观察、思维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思维,使新知识与旧知识尽可能产生天然的联系,而不是人为的告诉其正确的结果,把经验强加给学生。  
为你推荐
201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