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反思(3)

时间: 07-17 作者:陈祯炜 栏目:反思

回顾准备这一次公开课的经历,我感觉收获很大。对诗歌教学有了一些更深的体会,对课堂的驾驭有了更多的体验,对一些看似传统的教法有了新的认识。


反思四: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王老师觉得苏教版《必修》(一)教材《吟诵青春》任务完成后,对诗歌的教学意犹未足,提议是否在《语文读本》(必修一)中选一首学生比较喜欢的诗歌来进行教学。两人商量,决定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对于作者徐志摩,我们并不陌生,电影电视都剖析过他的情感世界。但是学生却不一定熟悉。王老师在一个班级授课后就有这种看法,觉得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有些拉不动的感觉。你对作者的情感世界介绍得再多,学生也领悟不了。

于是我就采用另一种教学方法,以朗读为切口,以徐志摩诗歌“三美”为线索,带动学生逐渐领悟感情。具体教法为:一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二读体会诗歌的“绘画美”,三读明白诗歌的“建筑美”。现将授课后的几点体会记录如下:

一、首先全班同学高声朗读全诗,让学生说说朗读后的感受。我的问题是:“同学们朗读后,感觉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学生好像无从下手,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我引导后才有学生说“太好了”“很美”之类的见解。听了录音,自我感觉很不好,#p#副标题#e#我的问题设计没有针对性,或者说是要求不明确,过于开放,导致学生思维难以聚焦。如果在朗读以前让学生直接从音乐美的角度思考,而且告诉学生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可能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我设计这个问题,就是要学生找出压韵的字词,让他们明白诗歌压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助于记忆背诵。经过点拨,学生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出全诗中所有压韵的字词。

二、请男生齐读一遍,然后体会诗歌的绘画美。思考题目这样设计:“绘画美在诗歌中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因为已经在《沁圆春·长沙》中介绍过学习诗歌要抓住意象,所以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得十分理想。他们都知道诗歌的绘画美是通过意象(景物)来表达,还有学生认为是通过比喻等修辞手法来表现。因此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将“河畔的金柳”、榆阴下的潭水等意象找出来了。找出意象,对理解诗歌来说仅仅是浅层次的,要领悟诗歌的意境,就要对意象作深入的分析。于是我有所侧重的分析了两个比喻句:一个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另一个是“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对于前一个比喻句,应该是这首诗歌理解意象的一个重点。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介绍了汉乐府《陌上桑》里侧面描写秦罗敷美貌的诗句,也介绍了登徒子《好色赋》里“东家之子”美貌的句子,加深学生对新娘的感性认识。从课外引进这些知识,学生兴趣浓厚,也很容易理解新娘温润可人的形象。突破了这个比喻句,另一个比喻就迎刃而解了。存在的不足是,事先备课时准备的“柳”在古汉语中表示离别之意,未曾适时介绍,《诗经·小雅》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也忘记介绍给学生了。不介绍古人“折柳赠别”的习俗,自然不利于对全诗依依惜别感情的理解。

三、请女生齐读,明白诗歌形式的建筑美,从而进一步体悟作者所寄托的情感。诗歌的建筑美”,其实就是一种整齐和谐的美,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诗歌字句安排方面的整齐和谐,二是指诗歌节奏安排方面的匀称和谐。例如:轻轻地/我走了(33),正如我/轻轻地/来(331);我/轻轻地/招手(132),作别/西天的/云彩(232)。徐志摩追求的是一种错落变化的美。这个环节,我没有展开分析,而是一笔带过,课后自觉有些遗憾。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