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反思(2)

时间: 07-17 作者:陈敏敏 栏目:反思

(4)其他方面反思

问题驱动法对学习比较自觉的学生很有帮助,但是对于后进生,因为基础薄弱而且主动性不强,不会主动去思考问题,需要小组同学的指导,如果小组没有带头人,或者比较积极的同学,这个小组就会对问题解决的行动力就比较差。所以问题驱动法还需要老师对小组人员分配比较合理,而且要有一定赏惩制度配合才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


反思四: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反思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达尔文、鲍森·詹森、拜尔、温特的实验设计及结论的分析,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一节通过科学史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的绝佳课程,在教学中,我反思了以下几点的教学感悟。

第 一,创造性地利用这几个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比如,在达尔文的实验中,我们一直给学生强调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这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但 是,在教材中达尔文的实验中并没有专一性地设计这样的实验来说明这一点,所以有的老师在讲温特实验时指出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到了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的 一侧,于是这一侧就生长的快,而生长的部位就是尖端的下部。这样可以让学生理解并记住这一结论。我在讲的时候是提前在小烧杯中种植了玉米并在上课时正好萌 发出胚芽,我拿着这个玉米胚芽让学生设计实验如何证明弯曲生长部位是尖端下部,结果很快学生就回答用记号笔在胚芽鞘背光和向光侧各画一条竖直的线,在单侧 光下生长,最终观察线是否出现断断续续的断点来判断是否生长,课后则把玉米胚芽交给科代表来实施这个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再者,在 讲詹森的实验时,需要补充詹森把琼脂片换成云母片的实验,并描述结果,让学生分析实验结论,即尖端产生的影响不能透过云母片只能透过琼脂片。

第 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在学习新知中复习旧知。比如植物激素概念讲解中可以与已经学过的动物激素的作用特点进行比较;在关于生长素的提取中,提出新问题: “为什么在人尿中能提取到生长素?生长素对人体有有没有影响?为什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复习到激素必须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的知 识等。

第三,注意讲授知识的适度超前性,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比如在讲解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可以是发育中的种子时,可举例讲解:“一 棵桃树上结了小桃子,此时如果有条小虫子钻进桃子内把种子吃掉了,这个小桃子还能长成大桃子吗?”,学生经过思考后会猜想桃子可能不能继续发育,但由于没 有学习生长素会促进果实发育的知识,学生说不出原因。这时候老师再讲解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没有了种子产生的生长素,就不能发育大桃子。学生恍然大悟, 老师接着问:“怎么挽救?”学生又陷入茫然,这时老师再讲再涂抹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就能继续发育,这样的果实就是无子果实。学生又一次恍然大悟。

第 四,要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一系列实验能得出哪些结论?如何分析?老师在提出问题的前提下多让学生说出结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特别是讲解向光性的原因时,可以用课件展示向光性原因的示意图,#p#副标题#e#让学生据图来组织语言说出来,在学生回答出来后,教师再总结,并进一步指出,胚芽鞘的 尖端产生生长素,但在尖端的分布是受单侧光影响而往背光侧移动,然后再向尖端下部移动促进了背光侧尖端下部的生长。单侧光不影响尖端产生生长素。学生往往 在这里容易产生单侧光对尖端产生生长素有影响的错误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对这一重点知识的理解。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