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反思(2)

时间: 07-16 作者:王萌 栏目:反思

5、恰当合理选取、精析经典例题,课堂、课外作业互补

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选用了一个例题进行评析,这个例题是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的四个坐标曲线图的判断,这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又以数学曲线这样一种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引起他们探讨的兴趣,用已有知识去分析问题,能够使得他们的知识得以迁移,学以致用。当然,这个题目还不能够涵盖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所以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我就注意了知识点的互补性,与学生自身的结合,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等,如前面所附的课后练习。

6、应当改进的不足之处

第一是课堂时间的控制,尤其学生的讨论与表达是比较花费时间,教师要开放探究,更要及时简明扼要的总结,否则,不但会导致课堂时间会比较紧迫,还会使学生对自己整堂课的探讨所得的结果没有检测的依据;第二是对于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教师点拨要更精练些,鼓励学生积极地争论,由学生得出对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曲线图的趋势的判断的依据,并鼓励他们课后继续学习、探究,让探究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与兴趣;第三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时间要再给充裕一些,以便学生更好的发挥自主能动性。


反思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反思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节课,我准备用3个课时完成。本来我打算用第二课时来开汇报课,即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先由学生写出探究方案,全班交流后进行分组实验。但是由于课时进度,实验条件等原因的限制,我还是按照自然教学进度,选择上第一课时,内容包括渗透作用、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及植物细胞作为渗透系统的结构基础——原生质层。本课时知识容量较大,如果只简单按照教材来讲,显得枯燥,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科学素养。因此,我对这节课做了特别的设计:

1.自制渗透装置,课堂现场演示渗透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配合flash模拟实验,让学生分析总结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概念,再配合黑板画图,多角度分析水分子的扩散方向,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

2.设计问题串,从浅入深,层层递进,引起学生思考,再拓展思维,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3.用探究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掌握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并用视频验证,让学生直观观察红细胞在三种不同溶液中的变化情况。视频材料有视觉冲击力,有说服力,让学生印象深刻。

评课时苏红导师、骨干教师们和一中的生物老师都对我的三个设计表示肯定和赞赏,并总结出以下优点:

1.教学设计根据本校学生认知水平,用心设计各教学环节,体现新课程理念。诗句做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每个环节的逻辑性强,过渡自然,整节课内容多却给人感觉很轻松。

2.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设计,最后包抄到渗透作用发生的原理和条件,突破重难点。

3.课堂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重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贯彻学生实验思维和科学方法培养的理念。

4.教态自然,教学语言清晰,亲和力好,注重课堂细节。

同时,老师们也很中肯地指出我这节课中存在的不足:

1.拓展思考第四个问题的提法有不妥之处,最好把问题的提法修正,或者引导学生作答。

2.课室后排学生观察不清楚教师自制的演示渗透现象的装置,这要采用实物投影辅助或做其他相应的改进,也可以请一两个学生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