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2)

时间: 07-16 作者:宁彩虹 栏目:反思

我认为的可取处之二在于对文章语言的品析上,为了避免落入俗套或者杂乱无章,我采取了限制格式但不限制内容的品析方法,让学生既放得开(可任取文中的语句)又收得拢(旧拢到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上)当学生对中心句认知不一致时,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分成几派自由辩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巧妙地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结合现实对五柳先生的为人进行评析发表看法,让学生能辨证地看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落实“教书育人”中的“育人”这一环。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解释不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朗读训练突出不够,我了解到学生上课前预习的时间较长,课文读的较熟,所以忽略了这一环节,后来通过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我才知道“读”是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俗语正说明了这点,今后我一定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以读促学。

不足之外还在于我的教学观念更新得仍不够彻底,讲课或多或少有考试的牵制,学生辩论时两方都有理,而我为了学生考试时的唯一答案,在辩论之后把答案牵引到了我心目中的答案上,这一点无疑是与新理念观点相违背的,对此,我只能说我还未完全从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彻底走出来需要一个过程,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逐步战胜“旧我”的。


反思四: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

《五柳先生传》是初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面貌,揣摩文章中平淡语言中的深刻寓意。难点放在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句,和文眼“不”的句子上的理解。

一、复旧引新,激发兴趣。

学生大多认为学习文言文有困难,我就从学生已经学习过陶渊明的篇目入手,回忆学过的《桃花源记》,让学生背诵《归园田居》。这样就唤起对对作者的了解,缩短了与课文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注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启发学生,引导探究。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发现质疑,积极思维。

1.在这一节课中,让学生读课文后,我并不是引导学生一句句的讲解,翻译;而是让学生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字句,在小组内解决。老师只是检查学生识字,词义理解和句子的翻译。

2.对五柳先生的性格、爱好、生活状况,我没有直接讲解,是让学生自己在默读中寻找,再讨论。再选取小组代表发言。这样让全体学生参与,积极思考。

3.在品味语言上,为了避免学生杂乱无章,采用了限制格式但不限制内容的方法:用“从文中的‘……’句中,可以看到他是一个什么人?”说话,这样,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可让学生选一句说,也可选几句说;先让学生讨论,在自由发言。这就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打开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

三、引导学生个性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在开放的课堂注重学生个性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引导,这种启发思维探究的过程是极为珍贵的。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引导,久而久之,封住学生的口,凝固学生的脑,扼杀学生的思维。

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为进一步理解陶渊明的高洁志趣,我在《五柳先生传》的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中,设计二个问题,1、你喜欢五柳先生吗?请说说理由。2、你如何评价陶渊明做隐士?学生在读文,思考,讨论中发布自己的看法,即使有的有失偏颇,也是主动学习、思考得来的,是学生现代的生活阅历与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发生碰撞得来的。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