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4)

时间: 07-01 作者:徐泽宇 栏目: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思考与改进。如:

1、怎样把握复习与新授的关系?

这节课的设计已改动了多次,原来的教学设计中是先引导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p#副标题#e#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再引导学生从“点、线、面、体”四个方面展开对圆柱与圆锥的再认识。后发现这些内容在七年级数学教材中才正式出现,在这里进行教学一则感觉“把手伸得太远”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二则在复习课中补充这些内容会挤占复习的时间。所以再次设计时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改为直接引导学生观察立体上有面,面与面相交处及面上有线,线上有点,再以“圆柱和圆锥分别有哪些重要的面?”“有什么比较关键的线?”“有哪些比较特殊的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来对圆柱和圆锥从表面到内部的特征进行再认识。这样就打乱了教材中的设置的对这两个立体图形的研究顺序,这样的“再认识”是不是有“新授”的痕迹?

2、教学目标是不是过于贪大贪全?

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复习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表面积与体积的相关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复习的意义,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节课中包含这么多的教学目标,是不是能一一达成,是不是有“贪多嚼不烂”的可能?

3、一节课中复习与练习的关系如何协调?

在复习中必要的练习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以练习代替复习,可以边整理知识点边穿插练习,也可以在练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对练习题的分类,整理出知识网络,还可以先梳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再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有时用一节课对某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后,后面要跟着三四节的练习课……复习与练习的关系如何协调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复习课不好上,是数学老师的共识。复习课应该如何上?在这里希望能引发更多的同行思考和研究。


反思五: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

国标本苏教版《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和原教材相比,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变化。新教材集中认识圆柱和圆锥,而原教材圆柱和圆锥是分别认识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圆柱的认识进行有重点的引导

认识圆柱时,由于学生对圆柱已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圆柱,再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的。然后引导学生难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探索圆柱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圆柱的直观图,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这一过程,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的,对圆柱的特征有了较完整的认识。  

二、注意学习方法的迁移  

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有其相似之处。认识圆柱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我们是从哪些方面对圆柱的特征进行研究的?”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对于圆柱是从面(面的个数、面的特征)、直观图、高(什么是高、高的条数)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我及时设问:“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圆锥?”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观察、研究之中。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认识。然后,通过适时地交流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认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