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少年教学反思(2)
时间: 07-01
作者:李仕豪
栏目:反思
二、抓住对话,剖析表演
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通过学生带着问题:汉斯自告奋勇地参加海上救援工作,你觉得他应该去,还是不应该去?自由朗读课文,回答问题,通过男女生辩论,找到第三段中妈妈对汉斯说的五句话,第四段中汉斯回答妈妈的四句话。通过指名读、讲解剖析、引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同桌改写、师生表演、指名表演,领悟汉斯的勇敢。
三、质疑问难,回归课本
学完课文,“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吗?”一句问话,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老师让学生回答完后,再提问一个问题:学完本课,你觉得汉斯的哥哥保罗是个勇敢的少年吗?请你再读读课文,说说你的理由。这样又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回归到了课文。
四、走进文本,走出文本
学完课文,又让学生课外搜集、阅读勇敢者的故事,积累有关勇敢的诗句、名言、成语。这样渗透了大语文观,把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真正实现了走进文本,走出文本。
整堂课我没有凭借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仅凭两块黑板、几支粉笔就把课堂任务轻松完成了,学生配合默契,学生答问积极,声音洪亮,对课文的理解也很到位。不足之处,就是过渡语不太熟练,课堂高潮不明显。看来,简简单单教语文,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反思三:勇敢的少年教学反思
第一次讲公开课,心里说不出的紧张,以至于自己对课的节奏上把握的不够精准。虽然找了很多资料,参考了很多教案,觉得自己准备得很充分,可真到上课时,却觉得更主要的是自己在备好课后的教育机智,随机应变能力。
这节课我着重从情感的主线出发,通过分析汉斯勇敢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通过一个大问题让学生打开文章中心的大门,从而领悟文章的真正内涵。进而从内心感悟主人公汉斯的勇敢坚定的品质。我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读中,循序渐进的走进主人公的内心。可以说最后还是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最后孩子从内心读出了汉斯的心声,这让我很欣慰。
不过,我虽然投入的情感很充沛,可是表情过于冷,和孩子之间缺少互动,在环节处理上不够灵活,如在学生先回答“自告奋勇”就可以跟着学生的思路,先创造当时的情境,然后再带回到“16岁”,板书设计也缺乏层次。时间上掌握的也不好,有些急躁,和学生的配合缺乏默契,紧张,教学显得很急。口语过多。背景音乐一直放,影响教学效果。幻灯片中的电影片段不是很适合。让孩子读文也过少。
针对自己的这些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摸索,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我也会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让自己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