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3)

时间: 06-07 作者:赵晨阳 栏目:反思


反思三: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

埃及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文章主要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四段。第一段(1):交代埃及金字塔的概貌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第二段(2-3):写了金字塔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外观和结构特点。第三段(4-5):这样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式如何建造起来的。第四段(6):金字塔式埃及象征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教学这篇课文前,我首先利用网络条件,让学生观看人类发现金字塔的过程,并利用世界地图,让学生找出埃及、开罗、尼罗河的位置,从而激发学生对金字塔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又重点放在了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上,当学到第二至第三自然段时,让学生利用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如,前文提到“一座座”,这里具体地写“70多座”;前文提到“角锥形”,这里的解释是“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前面写了“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里具体写了“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另外,上一段所说的“举世闻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是它的工程浩大,二是它的结构精巧。对此,课文不仅列举了较为精确的数字,还把这些数字与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或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读者能更直观地理解建造金字塔的确是一项浩大工程。凭借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如概括事物特征,可运用举例、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写具体。
 

反思四: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

听完这一课的教研课,向资深老师请教后,自己也试着仔细备这一课,重新整理教学思路,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节奏,在脑子当中数次模拟教学环境来设计教学环节。但上下来过后仍然感觉马马虎虎,教学其中三昧仍不得而知。既然上完课,就需要总结、反思、再运用,如此反反复复,教学方能有所长进。

第一,设计要有整体观。课文前后形成一个闭环,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徜徉。我在设计时发现“巍然屹立,傲对碧空“是颇值得玩味的两个词语,它们分别指向了金字塔外形与结构上的特点,以及运用科学方法的聪明勤劳的古埃及人民。所以问题由此始,也至此终了。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整体的观念,以一个能提纲挈领、贯穿全篇的问题让学生去寻找为什么,带着问题讨论交流完成后再体会这两个词,自然会有新的领悟。

第二,设计时教学目标贯彻始终。这应该是与前一点相互制约的。教学目标在心中,大的方向上不会出现问题,但却不是每个环节都能体现目标。而有了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后,我们就能有的放矢。具体到本课中,了解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科学的建造方法是目标中应有的,而体会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却是不好实施的目标,在教学中很容易生硬、死板,造成课堂生成性不足。我在设计时紧紧抓住金字塔“傲对碧空”一词提出问题“当这睦金字塔巍然屹立于埃及的土地上时,谁最自豪?”,学生自然能回答到是埃及的人民,因为有了前面对金字塔宏伟精巧外观的体会以及对科学的建造方法的了解,得出埃及人民最自豪的结论是水到渠成的。

第三,学情是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这关系到课堂是生成的还是老师表演提木偶戏。在教学金字塔石块平整紧密到怎样的程度,让学生在文中寻找相关的描述,再一起交流,但实际上连续问了两个学生仍然未能找到,我想这个问题已经很明了,但他们却没有回答上来,应该是我在备课上没有做好预设,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他们对石块需要平整才能砌合得紧密中的因果关系没有明确的意识,也并不清楚要平整的石块才能紧密。课后与师傅交流之后我才明白,需要用双掌作个演示,让学生有个明晰的印象,才能真正体会到紧密这个词的意思。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