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教学反思(2)

时间: 06-06 作者:陈慧萍 栏目:反思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课的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课文中人物的比较。我问学生: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司马光的机智、聪明。

(2)看图对比出司马光的机智。图画中还有一个孩子也在救掉到缸里的孩子,画面直观性强,所以我以这个孩子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司马光和其他人的救人思维不同,别的孩子是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是让水离开人。司马缸的机智聪慧,就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拓展思维,再次体现生命教育。

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也动动脑筋,你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呢?”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听完学生们天真的想法,虽然有些办法行不通,但是我仍微笑着点头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回答的快乐。

在一开始的教学设计时,本想在拓展思维一处,为学生提供几个故事环境,让学生动脑在遇到什么样的意外时该怎样做,这也同样对学生做到了生命教育,还让学生学会怎样面对意外。在与“你会想到什么办法救掉到缸里的孩子?”做了一番取舍。最后,还是回到文本,让孩子依据本课的故事创造思维,因为我们认为不论哪一种都达到遇事冷静,积极动脑的教学目的。

 
反思三:司马光砸缸教学反思

教学的时候,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我开门见山地询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学生们立刻各抒己见。

生1:我非常喜欢他。他勇敢,别的小朋友都哭呀,喊呀,他一点都不慌。生2:我觉得司马光是个善良的好孩子,平时肯定很喜欢帮助别人,我喜欢他。生3:司马光看起来年纪跟我们差不多,却想出那么好的办法,我真佩服他!

师:老师也跟大家一样喜欢司马光。那就带着这份喜爱和佩服,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吧!(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起来)

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虽然是一年级,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也应该有重点的积累语言。例如: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关联词“有的……有的……”,教师借机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时候能用上这组词语呢?学生各自说着自己的想法,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学会了用词语。此外,“终于”这个词语也在说话中理解。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应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语文,悟语文,用语文,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快下课的时候,我说:“老师相信,如果咱班的小朋友当时在场,一定也能想出那么棒的办法来呢。想不想试试,看看自己在困难面前是不是也能跟司马光一样,做到不慌张,能动脑筋想出好办法呢?”

于是,出示:课间,有一位小女孩突然摔倒,出血不止。

生1:我赶快把她扶住,拿出干净的纸巾帮她擦掉流出的血。

生2:我要赶紧领她去卫生室。

教完这堂课后,我深深地悟到了:

拓展训练不是要学生钻牛角尖,走死胡同,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而是要引导学生在现有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积极思维,展开想像,大胆创新,展示个性。


反思四:司马光砸缸教学反思

我在介绍完司马光后,看图学习了故事的开头,研读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看着图猜猜哪个是司马光,并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开始行动了,不一会儿,一双双小 手就高高的举起来了。学生都找到了答案,穿红衣服的小男孩是司马光,而要让学生说理由时,学生又变得支支吾吾了。我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再去读读 课文,找找答案。过了一会儿,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我请了一个女同学,她说:“因为课文中写道‘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没有慌’。”我肯定了她的说法。 这时,我看到还有小手高高的举着,他说;“因为是司马光砸的缸,他就在缸的旁边,所以,他就是司马光。”我表扬他会读书,会思考。这个环节可以说进行的很 顺利,学生说的也很好。接下来,研读“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时,令我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
为你推荐
201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