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2)

时间: 06-30 作者:陈秋丽 栏目:反思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反复诵读,体会课文语言的简洁、明快、优美,学习作者紧扣音乐之都选取个性化素材,从不同方面介绍维也纳这座城市的写作方法。课的一开始,我谈话导入课题,读课题并想一想课题中的“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有了问题之后,再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课文。一要读通读顺课文;二要边读边想,课文告诉我们些什么。然后围绕“为什么课题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这个问题,分别从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这样一步步地进行,学生对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为下面的精读课文奠定了基础。
   
文章的五至七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被称为“金色大厅”的音乐之友协会大厦的规模、设施以及它们在全世界的影响,更为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了音乐之都的风采。在组织学生阅读时,我引导学生关注了以下几点:一是从这些设施的创建时间来体会它们的古老;二是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这两处建筑的规模宏大和内部豪华。形象生动的语言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学生从各个方面感受到维也纳的特殊魅力,情不自禁地走进音乐之都,身临其境,尽情享受。
   
我觉得我这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课文是关于外国风光的,它与学生距离太远,对它的了解也过于片面,所以在

教学实施过程中,多媒体课件提供大量图片和音乐,拉近学生和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 在教学中,一幅幅展现美丽的维也纳迷人风采的图片,创设了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情境,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学生诵读课文的语言文字自然有了独特的感受,真切地感悟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意境。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课堂上学生读得太少等,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能够多提宝贵意见,我一定能够积极改正,认真听取。争取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


反思三: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

这一课在教学中,我抓住“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这句中心句展开教学。从全文通读,围绕一个中心“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引导学生从她的地理位置认识。“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波光粼粼的多瑙河”,读这两句我们似乎就可以知道:正是山灵水柔的自然环境,才赋予音乐以灵感,使得维也纳有了成为欧洲古典音乐摇篮的可能。接着,引导学生从维也纳特有的人文景观,如城市的历史、城市的装饰、市民的习惯具体描述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去分层学习。

本文的结构层次十分清楚,学生以前也已经学过这样的构段方式。为了降低难度,我增加了一个环节: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并把它们划下来。这既是让学生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而且有利于他们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感知。

教学中,我还抓住“摇篮”的特点展开教学,学生从自己的感悟出发,从而感受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在摇篮的畅想中,学生独特的感受和文本自然融合学生灵动的思维得到激发。同时通过将自己的姓名加进音乐家的行列,使学生的梦想也从摇篮里出发,这种移情体验很好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为学生埋下了音乐的种子,学生兴趣盎然,在朗读中品味乐趣,在朗读中感受到了维也纳音乐的魅力。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