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3)

时间: 06-27 作者:李帅 栏目:反思

3、没有充分进行预设。

①方嘉慧认为,圆柱体不是朝一个方向滚动的。我的做法是让她到讲台前去演示,我单独跟她讲为什么她的想法是错误的。现在想来,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想让她演示,然后让学生判断,圆柱体究竟是如何滚动的。让学生也有一个动脑的过程。最后也应该表扬方嘉慧,能够提出不一样的想法。

②碰到金艳星弄坏了学具这一类事儿。我应该自己多准备一份,和她交换一个学具,而不是冷漠的说一声“我知道了!”

③沈天辰能够把桶装水搬出去。此时更好的做法可以是让他再搬回教室,让他说出“累”,这一声“累”相信对学生来说,更有信服力!然后让其他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比较省力的方法。而不是有我把水搬回教室,告诉其他小朋友沈天辰很累我的处理方法。

在整个的磨课过程中,数学教研组这个团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在最快时间里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反思四: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

在上述片段中,学生们都投身于探求知识的活动中,他们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比较,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更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

在上述片段中,如果凭空让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没有实际的操作过程,缺少空间想象力,必然会“闷”掉。因此,教师让学生边滚边玩边交流,学生的兴趣智能都得到了提高。学生在操作中,不仅知道了各种几何体的不同滚法,而且对它们作了比较小结。如球的滚法,学生从具体的滚动方向中得出了“向四面八方滚”的结论。球和圆柱体能滚远,而圆锥和圆台滚不远。总之,学生在操作探索知识中,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不仅能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师是引导者、评价者。新课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淡化了,而是要求更高了。新课程提倡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但不是放任自流。上述片段中,虽然第一和第二个学生回答得不完整,不全面。但教师的一句话“如果不换方向,它能不能一会儿横着滚,一会儿竖着滚?为什么?”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在再一次的思考中,思维接受碰撞,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同时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加以引导,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如教师给圆台“戴帽子”,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圆台绕什么滚的难题。在“引”的过程中,教师还注意了激励评价“补充得很有道理”“说得真好”。教师的充分肯定,使学生敢想、敢说、敢猜测,形成了一种互相撞击,互相补充,互相启发的学习氛围。

3、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上述片段中,学生动手操作后,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来讲,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化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在行动中加以落实,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关注学生的发展,凸现学生的主体。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