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比武教学反思(3)

时间: 06-26 作者:陈美林 栏目:反思

设计理念: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分角色表演来理解五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特点和功能,采取以学生组合自我选择学习为主,教师引导贯穿为辅的教学策略。以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在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在常规教学中渗透探究性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及敢于创新的精神,以激励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课后反思:

一、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在班级没有铺开。

首先,是许多同学对前置性作业对待的态度不够认真,出现大量空白的情况。其次是在小组内的交流过程中,对于组内一些没有能从课文中找到前置性学习任务的答案的组员,组内成员之间没有形成互帮互助的模式,或者个别同学不愿与他人交流,不听组长的安排,完成任务不够积极,致使课堂上交流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大多数学生很缺乏自信大胆的表达能力,上台展示汇报应当是全组的同学,可实际上台的只有进行汇报的3个人,其他人也许由于前置作业完成得不好,没能全部弄懂课文,选择了沉默,这就更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汇报的同学,音量太小,导致后面和角落的同学听不清发言,也更不愿集中精神听课了。要想办法提高小组内的学习效果,以组长为核心,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激发同学的上进心,相信同学们的能力,在充分互帮互助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学生对于展示,还不懂得如何充分表现、说明,课前,已有不少小组利用塑料泡沫,制作课卫星模型,本意是希望同学们在展示的时候,利用模型进行演示,加深印象,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一个组内,有人负责说,有人负责操作,相得益彰。本节课,对于我的美好想象,只能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当然,其中更大的原因在我,在下面的反思中我会讲到。

二、课时内容安排不合理

本课时安排内容过多,各环节彼此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凑,设计没有环环相扣,剥离成几个板块的完成,导致与文本联系不紧密。当第一个汇报卫星外形特点和功能的环节结束后,时间已经过大半,于是内心开始焦急,急于走入下一个部分,对于找卫星的自我介绍和朗读训练是在走过场,抓得不实在,其实本环节当时没有省略掉,只是想为后面的表演做语言上的准备,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匆忙之间,又忘记对该部分写法的归纳的教学步骤,就直接进入了第二个学习任务,写作指导的ppt只好被我快速切换掉了。第二个学习任务是对本文说明方法的学习,此时,一些前置准备没有做好的同学,已经不想再去文中慢慢找答案了,汇报时,只好请找到了体现相关说明方法句子的同学上台汇报。紧接着,为了加紧完成学习任务,抓住学生找到的一句比喻句,马上切换到课后练习3的学习,体会“宛如”“约莫”近义词的学习当中,此环节又叫学生用“约莫”造句,在时间已经不够的情况下,此环节明显拖沓多余。随之而来的,是下课铃声的响起,而我,还有表演和课外航天知识的展示环节都还没有做,心里那个“悔”呀,“恨”呀。这样的环节设计,也说明我对于说明文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吃透,解读教材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教师课堂灵活性不够,操作和及时调控能力不强

首先说在展示环节。其实在第一组展示说侦察卫星的外形特点和功能时,我已经有在旁边小声提醒是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的,目的就是哟同学们立足于课文,可是在接下来的几组同学汇报中,我却没有即使叫“停”,当着全班的面,及时指正该组的表述失误,也没有提醒同学们“在汇报时,合理运用自己本组制作的卫星模型,会让你们的演说更生动,更吸引人”,这样重大的失误,导致了上面第一大点提到的诸多不顺,也让错误延续,#p#副标题#e#小组的汇报形式得不到更进和改善。可见教师还缺乏操作课堂的自信和大气概。还有就是回答“从文中找体现说明方法的句子”这个问题时,同学们没有找到举例子的相关内容,其实在学生没有理解到,而我们又必须教会学生解读文本要完整、准确的时候,教师不妨直接明了的把知识点提出来,毕竟对于四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在习惯了老师的“教”之后,想立马让他们能自己“教”,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此时我虽急在心里,却“爱在心头口难开”,过于“以生为本”,忽视了教师“导学”的作用。
为你推荐
201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