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3)

时间: 06-26 作者:朱芳芳 栏目:反思
    
“我”与扫路人的对话描写特别细致,表现了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性格,这是教学的重难点。我让学生走进对文本的研读,认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上批注,引导学生通过老人朴素的话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找出描写老人语言的相关段落。主要围绕“想想老人扫路到底累不累?”、“老人扫山路真的很轻松吗?”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从课文描述的语句中去寻找事实依据。从天游峰的险峻中体会老人上山扫九百多级、下山扫九百多级是多么的不容易!以及“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等语句来体会老人扫山路是十分艰辛的。接着,我进一步引导,“既然扫山路是一件很艰难、很辛苦的事,那老人为什么说不累呢?”再次引导学生抓住老人的语言:“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等语句,朗读感悟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体会老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最后,联系课文最后一句“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来理解体会老人那令人敬慕的豁达的人生态度。指导学生用自信、爽朗的语气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次体会老人热爱生活、豁达自信的性格特点,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和赞美。

另外,对老人外貌的描写,从“瘦削”“黝黑”“慈善”“炯炯有神”等词语中朗读感受到这是一位身体健朗、和善可亲的老人。    

我始终以“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为什么?”为主线展开学习,通过读读、画画、议议,学生各抒己见,当学生感受不到位时,我适时点拨;当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时,我顺势引导,从而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反思五: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攀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及学生的学力等情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我们学校的课题研究的主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从

这一点出发,我在设计教案时是这样思考的:  

第一,从复习关于天游峰的词语描写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再次感受天游峰的巍峨险峻,景色优美。然后创设问题情境:作者无意欣赏天游峰的巍峨险峻,景色优美,却对一位扫路人情有独钟,这究竟是个怎样的老人呢?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也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设了一个探究主题。  

第二,学生带着问题自主研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老人的句子细细地研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听听同伴对自己朗读的评价。然后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引导交流,边交流体会边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是:运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讨、合作学文,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更使学生在交流中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