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分教学反思(3)

时间: 06-24 作者:沈小燕 栏目:反思


《认识时分》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会看几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李佩佩老师在教学这节课时,很好地利用了课件,利用钟面模型,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听了这节课后,具体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 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就通过一个小谜语的活动,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然后通过出示两个钟表复习整时和整时半,又出示一个8时31分的钟表,自然过渡到新课题《时分的认识》,并强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准确地说出钟 面的时间。这样设计,自然、简洁、紧扣知识点,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动力。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为 了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分的概念,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声像静观和动态结合的情景中,自主的探索新知,成功的突破教学 重点,提高了教学效果。如教师先让学生认识钟面,特别是认识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间又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通过课件的动态操作 一一让学生去数一数。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操作,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全面地认识了钟面,并且也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p#副标题#e#又如在时分关系的演 示中,让学生观察感知,时针和分针同时开始走,同时结束,明白时针走一大格与分钟走一圈的时间是一样的,得出结论:1时=60分。

三.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数 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根据这一理念,李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了学具 ———闹钟,在探索时与分的时, 不仅仅让学生观察课件中时针和分针的走动,还让学生现场拨动指针,最后得出结论:1时=60分。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 考、发现和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中理解和感悟。

三、渗透德育思想

这 节课有着丰富的德育渗透素材,挖掘教材本身蕴藏着德育素材,揭示其内在的思想性,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这节课无时无处不设计到珍惜时间的 教育。在教学中,她向学生发出邀请,想让他们来体会“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内你能做哪些事情等等。学生都深切的体会到了一分钟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却能做 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时间。学生是教师教学中巨大的财富,由于他们呈现出不同的生活背景与智力特点,决定了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让不同 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建议:1、本节课几时多的认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这之前学生已学过整时和整时半,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 于8时31分的认读学生仍会略感疑惑。教学时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认读的方法应有所归纳和提炼,如:认读的顺序是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小格的数量 “算”比“数”简单。虽然李老师在这节课中也提到了,也交给了一些算法,但最好能从语调上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种方法的重要性。

2、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已有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如:为什么分针指着6就表示半时?为什么记录半时的时候总要写30?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这些问题会有新的认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