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教学反思(2)

时间: 06-23 作者:谢思 栏目:反思
  
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设计理念是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味语言本身所包含的预期、节奏、句式、格调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之精妙,感悟文字所蕴涵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内在意韵。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深刻的感悟。
  
课文的五六自然段是全问的重点,这样设计意在培养学生语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学生在读书时脑海里浮现出生动活泼的形象画面,可以深刻领会语言所表达的意境学生有了良好的再现语言表象的能力,才能在朗读中有较好的语感。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感知语言文字、准确而迅速地在脑海里呈现有关画面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联想和想像,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抓课文重点段落的教学方法,对课文进行了适当的取舍。教学中块面比较清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教学设计之中也暴露了不少对文本研读不适当之处。例如,教学第二自然段王冕对母亲说的话。其实当时王冕的心情和说话的表情有冲突之处。虽然带着学生不断通过朗读去体会人物的心理冲突,但我发现这样做并没有落到实处,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那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并不适合用在课堂上,课堂上有时还是需要老师适当的点拨,在学生并没有真正明白的时候,没有给学生考虑的时间,我也没有适时指导,一味强调反而使学生表面上懂,而心里一无所获。教学描写雨后山水景色的一句,对“青一块,紫一块” 一句的教学不够妥当。当问学生“雨后的山为什么是“青一块,紫一块”?”学生一味的只想到山上树木花草的颜色,并没有考虑到雨后云雾的遮挡,而我自己也并未能在课堂上及时之处加以纠正,学生的学习也是是是而非。
  
对文本的理解不深刻,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王冕人物个性的感悟。学生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上,没有更进一步地走入文本深处,甚至连教师本人也因缺乏对文本的理解而显得底气不足,只好在学生的发言中随波逐流,没能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受启发:只有细心研读文本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让教师教得应手。
 

反思三:少年王冕教学反思

《少年王冕》这篇课文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如何孝敬寡母、学画荷花的故事,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少年时期的王冕,感受并学习王冕的孝敬长辈和勤学刻苦的品质。在教学设计中,我考虑到了这几点: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文中的很多地方,都描述了少年王冕美好的品质,让学生自己去学,是我这节课大胆的构想。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文字表达的意思,我做了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来构思课文的插图,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来设计插图的配词。这样,学生们的兴趣被快速地调动起来,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了“孝敬母亲”图、“立志学画”图、“勤学刻苦”图等。通过构思的画面和设计的对话、配词,深入的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再加上情境的创设、想象的练习以及到位的朗读指导等,少年王冕的形象清晰的呈现于孩子们的眼前,这使他们很快地体会、感受并学习王冕的孝敬长辈和勤学刻苦的品质。

2、渗透多种学习语文的方法。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的过程。课堂上把学习的本领掌握好了,在课外的生活中,才能更好的把生活和语文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在这节课的授课中,我就教学的内容,自然渗透了多种学习语文的方法,如:查找资料、补充学习资料介绍、词语积累和学会联想等。这样,使学习学得充实,学得深刻,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受益者。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