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鲤鱼溪教学反思(2)
时间: 06-20
作者:唐介立
栏目:反思
1、抓词语引导整体感知。
课文题目是“奇妙的鲤鱼溪”,“奇妙”二字是本课的主旨,第一课时时,就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课题叫‘奇妙’的鲤鱼溪?”于是,这节课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奇妙”依次展开。
2、抓词语指导朗读。
“读出你的感受”、“请你美美的读读”……这样的语言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常常能够听到,但很多时候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常常是孩子们读的遍数很多,但进步不大,也不知道那些感情如何表达。于是,我尝试着从三年级开始,指导孩子们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来带动他们的朗读。如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溪中有六七千条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各色鲤鱼,所以这条溪就叫做鲤鱼溪。”学生们抓住了“六七千条”,体会出鱼很多,抓住了“各色”,体会出鱼的颜色很多,很美。于是,我顺势引导: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吧!因为有上面“抓此语”,学生很自然的就想到“六七千条”要重读,读出感叹的语气,“各色”一词他们读时很自然的强调“各”字,抓完词语再读这句话时,他们就能比较自然地读出语气,并在朗读中体会词语的表情达意。
3、抓词语理解文中感情。
课文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人鱼同乐”的奇妙景象,感受人与自然的亲密。
“每当村民蹲在溪边洗衣洗菜时,鱼儿就成群结队地在他们眼前游来游去,或咬住漂洗的衣服,或叼走几片菜叶,真像顽皮的小孩子。”“游客在溪边拍拍手,鲤鱼便摇头摆尾游过来,向上跳跃。有人伸手抚摸鱼背,鱼儿也不游开,像小猫小狗一样驯顺。”这是课文中的生动描写,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这两句话意思时,仍然是抓住了重点词:“成群结队”,一群接着一群,一队跟着一队,这么多的鱼竟然都赶来在村民眼前“游来游去”,那样的悠闲自在;“叼”、“咬”两个动作,让人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鱼儿的淘气顽皮。孩子们做着“摇头摆尾”的动作,向上“跳跃”,象“小猫小狗”一样跟人“亲近”。当学生们联系生活说出对这些词的理解,张开想象描述这些词所表现的画面,有声有色的读好这些词语时,我能感受到,他们已经深深的为鱼和人之间这种“亲昵”的举动所动容。
二、角色体验,体会人物情感。
这节课时我在学生体会“鲤鱼不怕村民和游客”这两处时,安排了情境表演,这是我经过再三思考,确实觉得这样的表演不仅有利于学生体会鲤鱼与人的亲密关系,帮助学生记忆段落内容,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和表达。最关键此处设计我觉得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学得兴趣盎然,乐于上语文课,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通过抓重点词语,学生对鲤鱼不怕村民和游客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我顺势导学:现在老师就是村民,你们是小鱼。我正蹲在溪边洗衣服洗菜,并做出相应的动作。你们就成群结队地在我眼前游来游去,或咬住漂洗的衣服或叼走几片菜叶……小鱼,小鱼,你咬住衣服干什么?小鱼你为什么叼走几片菜叶?学生在老师的表演启发下,都化身为顽皮可爱的小鱼,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看你洗衣服很累了,就想让你休息一下。”“洗衣服真好玩,我来帮你洗衣服吧。”“别洗衣服了,陪我玩一会吧。”“菜叶真鲜嫩,我饿了就想叼走几片。”“我来帮你洗菜叶吧,让我在水里涮一涮,菜叶就干净了。”…… 学生积极踊跃地表达,意犹未尽地说着。老师适时插话进来:“你们可真像顽皮的孩子。”在情境中学生也理解了文中的句子,体会了鲤鱼不怕人,鱼和人之间的无拘无束,和谐快乐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