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书活动教学反思(2)

时间: 06-16 作者:何麒灿 栏目:反思

第三个活动的设计,学习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购物中的问题,在购物过程中体会到估算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养成“先估算,再计算”的习惯。

我自认为这节课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但由于学生的差异及心理素质不高,个别学生的表现不如平常,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耽误了时间。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关注每个细节,多为学生提供机会,锻炼学生的胆量;并努力提高自身教学以及处理事件的能力。


反思三:捐书活动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设计上,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过动的体验,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去做数学,想数学,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数学学习过程成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体验的过程。但是在运用阶段中,我们发现在练习中,大部分学生不管怎样的习题,都只用竖式来计算,而不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选择算法。经过反思,出现了这种情况,正是我们进行算法优化所带来的,这又使我们进行了深思。提倡算法多样化到底用不用优化?如果优化,又应该怎样来优化呢?经过讨论研究,我们一致认为,计算时虽然没有适合全体学生的最优算法,但并不等于没有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最优方法,所以还是应该有算法的优化的。事实上,多样化与优化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两者可以而且应该统一于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之中。但这种优化并不是教师“灌”的,优化算法的主体应是学生。优化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应致力于让学生在用自己的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发现差距,产生优化算法的内在需要,自己选择好的方法。所以在学习之初面对各种又多又杂的算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回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而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反思四:捐书活动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之间我是这样想的:

1、少讲多练。自己少说话,多让学生说自己的思路和算法,多让孩子练习,从而找到三位数的连加和以前两位数连加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同时找到三位数连加用竖式如何进行计算的。

2、利用好学生的多种算法和错例。直接把算式放手让孩子们做,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方法,同时也有的孩子会根据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出现一些错误,及时找到这些错误进行纠正,让孩子在起点的时候就不要再犯错。
#p#副标题#e#
3、渗透巧算。根据中高段老师的反应,学生在中高段的学习中常常不会自觉地想到用巧算的方法来做题,而是要题目要求巧算才用巧算的办法,限制了孩子们的数学思维的拓展。所以,我在学生刚接触混合运算时,能用巧算的时候多鼓励学生用巧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实际教学中,在我出示了情景,让学生进行计算时,我的设想一一实现。学生根据在家学习或是父母讲解,多数学生已经会用两个加法竖式来进行计算,有的孩子直接把三个数相加写出竖式,这样,竖式计算的多样性呈现在学生眼前,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有一些孩子放弃了竖式计算的方法,用到了在前面提到的巧算。这一点我很欣慰,因为我知道孩子们已经体会到了巧算的妙处,会自觉地用巧算的方法了。

但是在深思这节课时,我发现,虽然学生已经出现了巧算,但是思维还是有所局限,比如:532+206+194。像这样的题多数孩子会想到用532+206+194=530+200+200+2+6-6,也就是“多加了减,少加了加”的凑整的办法,但是很多孩子没有观察到206和194这两个数字合起来就是一个整百数。所以,在运用巧算前应该先让孩子观察这些数字,发现这些数字的特别之处。这时,我想到了对孩子们的数感培养,对数字的敏感。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这一节课并不能让孩子们一下子就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但是这个漫长的过程我一定要坚持下去,让孩子们能真正被数学知识所吸引。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