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教学反思(2)

时间: 04-04 作者:蔡思韵 栏目:反思


纳税教学反思三:

    《纳税》这一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我进行了教后反思:我认为本节课是较成功的。
    (1)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首先,我巧妙地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买彩票引入教学主题:纳税。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所学的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从而自觉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后帮助学生理解纳税的意义和作用。并借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做为公民纳税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明白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学生自学,突破重难点。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在自主学习中,利用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如何自学及自学的内容。通过自学,学生较好地理解了纳税的种类,应纳税额及税率的概念,同时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后,学生知道了如何计算应纳税额。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3)突出学生在堂课上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我出示了几家饭店的月营业额,设计了让学生算一算饭店的月纳税额,月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月纳税总额等几个相关联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运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深化了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4)角色体验,多方面练习。
    为了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将巩固练习设计成了当“小小纳税人”,让学生体验各种纳税角色。第一个练习主要强调在收入一样时,税率决定应纳税额的高低。第二个练习渗透了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应把钱用在有用的地方。最后的练习主要让学生了解个人所得税,及运用这个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纳税的有关知识,并且在主体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将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对数学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纳税教学反思四:

    同学们:看见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开商店要交税、开饭店要交税,工商人员要收税。我又问国家收税有什么意义呢?学生们各抒己见,收税的钱可以办学校、可以修路、可以修洛浦公园、可以给大家安装健身器材,一句话可以建设我们的国家。纳税的导入以及税收的意义这个环节我觉得进行的比较满意。
    税率公式的引入。当时了解了税收意义以后,我给出一个百分数5%,如果按收入的5%收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应该交税多少元?
    生:一家饭店一年收入2000万元,他应该交税2000×5%=100(万元),又有学生举了一个例子。
    接着我告诉学生,这个5%叫做“税率”,谁能猜一猜“税率”表示的意义呢?
    学生思考一分钟后,一个数学程度较好的学生顺利地说出了税率表示的意义。我板书税率意义后让学生复述“税率表示交税款占收入总数的百分之几”,然后总结税率公式:应纳税额÷收入=税率,并由此让学生推出求应纳税额、收入的计算公式。
    此处教学环节感觉不够流畅,有些牵强。如果我告诉学生5%叫做“税率”后,能利用学生求纳税额的例子,让学生去发现怎样求应纳税额(即:收入×税率=应纳税额),再由此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意义,以及总结出求税率和收入的公式,会更加顺理成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