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学反思(2)

时间: 03-29 作者:王小芬 栏目:反思

    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过齐国宰相。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
  晏子出使楚国,受到楚王三次侮辱,但他运用自己智慧,进行了超凡脱俗的争辩,不但维护了自己和祖国的尊严,反而将了楚王一军,得到了楚王的尊重。
  在教学中,晏子的争辩不应用嘴巴或书本传授给学生,而应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争论。让学生尝试着像晏子那样思考,像晏子那样去回答难题,然后再读课文,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
  本文记叙语言简洁生动,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双方辩词的锋芒,都表现得准确而生动,恰当地体现了人物的身份特征。我在教学中,对于晏子的语言分析得较为细致,对楚王的语言和神态却没怎么顾及到,这是做得不足的地方。文中楚王的话不多,多为设问口气,从“楚王见到了晏子,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能体会到楚王的目空一切、傲慢无礼。“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其中“打发”一词,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不尊重。后来,他又借故侮辱齐国,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目空一切、傲慢无礼的楚王形象。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学完课文之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演课本剧,体验课文内容,使更多的学生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四:

    反思这节课,自己也有很多收获
    一、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提供课堂上所需诗句
    我们班的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没有主动积累的习惯,也几乎没有搜集资料的渠道。我的教案设计中恰恰有夸夸晏子口才的环节。我有些担心,学生们能有恰当的语言赞美晏子吗?当时我预设学生可能会这样回答:
    1、晏子的口才真厉害
    2、晏子能言善辩
    仅此而已。怎样能让学生的回答更精彩呢?我决定在我们晨读时间给学生几个赞扬人口才的句子。如:“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我用幻灯片的形式把这两个句子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快理解记住这两个句子。第一课时,学生读书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对学生说:“我们来夸夸晏子的口才吧。”一生说:“晏子能言善辩。”另一个学生说:“这就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太好了!你能用积累的语言评价晏子,真了不起。我们大家也用这句话夸夸晏子吧。”全班同学大声道:“这就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
    高兴的同时,我在想:学生们能用积累的诗句评价晏子,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运用诗句的意识。当学生们缺少某方面的积累并无法获得的时候,老师提供一些材料犹如雪中送炭。老师给的诗句,更能让学生容易想起引用。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对自己有了信心,日复一日,在今后的表达中便形成了主动运用古诗句或名人名言的习惯。
    二、留住别人的尊严才能留住自己的尊严
    在查找资料过程中,我看到了关于“真趣亭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乾隆皇帝曾到苏州狮子林游玩,看到酷似狮子群的石山便信手题了“真有趣”三个字。一旁陪驾巡游的新科状元黄熙觉得太俗,#p#副标题#e#便上前奏道:“圣上御笔,笔笔铁画银钩,当中的‘有’字更是百媚千态,小臣冒昧该死,恳乞圣上将‘有’字赐给小臣。”于是便成了“真趣”,下有一行小字:“御赐黄熙有”。此匾至今仍悬挂在狮子林。黄熙的智慧令人敬佩。由黄熙又让我想到历史上众多进谏的大臣,他们的成功,不单单是语言委婉,不卑不亢,更重要的是这些进谏者心里明白:要使皇上能够纳谏,必须留住皇上的尊严。《晏子使楚》中,晏子能使楚王“只好打开城门”,“只好陪着笑”,“只好赔不是”其重要原因也是晏子给楚王留足了面子,让楚王在大臣面前不失尊严。这就让我感悟到:“留住别人的尊严才能留住自己的尊严。” 相反,楚王颐指气使,一次次侮辱晏子,结果反被晏子侮辱。由此,我又联系到现实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尊严开始觉悟。如:在学校,一个同学随口一句“他是差生。”第二天另一个学生的家长就会找到老师:“他的话伤了我家孩子的自尊。”再如,老师见某学生上课溜号,就叫某生回答问题,想用提问的方式让他注意听讲。没想到,第二天,某生家长就往校长室打电话,说:“老师故意让我家孩子出丑,这种做法伤了孩子自尊。”诸如此例举不胜举。通过准备《晏子使楚》这一课,我越来越感到太多的人对尊严的理解是单方面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为一国之君的楚王,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各位大臣面前给晏子赔不是,落到这个地步的原因是什么?”做了这样的小结:“尊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互相的。只有留住别人的尊严才能留住自己的尊严。在生活中,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才能受到更多人的喜欢,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为你推荐
201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