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典型材料(6)

时间: 02-21 作者:许丽丽 栏目:事迹材料

三、科学管理、规范实施,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

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林业六大工程启动,我县重点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及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退耕还林、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省列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项目,林业建设步入工程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快车道。

四、注重实践、积累经验,机制体制有创新

在防沙治沙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主要为“六坚持”、“六结合”。一是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实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在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注重群众生计和发展地方经济。二是必须坚持依靠群众,实行国家扶持与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在争取国家投入的同时,依靠和组织发动群众,通过自己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三是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实行保护与治理相结合。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封育与治理并重,乔灌草有机结合。四是必须坚持工程带动,实行重点突破和面上治理相结合。五是必须坚持依靠科技,实行现代技术与传统经验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又要注重总结推广基层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六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沙,实行依靠法制与自觉参与相结合。

五、多措并举、全民动员,创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县

2007年,温家宝总理亲临我县视察防沙治沙工作,既肯定了我们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和国家有关部委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人民按照总理视察时提出的“打好三套组合拳,实现恢复生态、结构调整、脱贫致富有机结合”的工作要求和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县、节水模范县的总体目标,认真探索和实践防沙治沙的政策机制、技术模式,综合运用工程、生物、科技措施,全民动员,全员参战,防沙治沙示范县创建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1、防沙治沙布局得到优化,生态治理进程不断加快。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民勤县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治理重点,优化了防沙布局。《规划》将全县荒漠化防治从整体上划分为外围荒漠草场封育区、沿沙退耕还林区、内部高效种养区三个不同生态功能区域,按照外围封育、边缘治理、内部发展的思路,对绿洲外围荒漠区实行封禁保护,实施封沙育林;沿边流沙区实施工程治沙,连片营造防风阻沙林带;沿边沿沙关井压田过渡带强化治理,促进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绿洲边缘严重沙化区建设基干防护林带,绿洲内部配套农田林网,加快发展以红枣、葡萄为主的经济林,稳步构建点、线、面结合,带、片、网配套,结构合理、生态稳定、经济高效的绿洲生态防护体系。按照《规划》内容,全县每年新增压沙面积3万亩,人工造林5万亩以上,封沙育林(草)1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0.25—0.3个百分点。

2、防沙治沙模式不断创新,生态治理逐步向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按照现代林业建设的基本要求,着力强化防沙治沙高新适用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工作,通过新建生态型、经济型、生态经济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林业示范区,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转型民勤之路,初步实现了防沙治沙由纯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复合型转变。
 
一是加大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展尼龙网沙障、生态垫沙障、土工编制袋沙障、新型化学固沙剂固沙等防沙治沙新材料、新技术试验示范,总结完善和集中展示粘土沙障、砾石沙障、作物秸秆沙障等传统治沙材料和技术。通过分析监测,筛选符合我县实际、固沙效果显著、适宜同类地区大面积推广运用的防沙治沙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在老虎口、青土湖、重兴东沙窝分别建立防沙治沙技术示范区3个,完成防沙治沙技术示范20多项,示范面积2600亩。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