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教学反思(2)

时间: 01-25 作者:王金文 栏目:反思
    2、从整堂课的反应来看,总体上还差强人意,但是自己上完课后的感觉仍是把“我”放在首位,学生还放不开。固然有各种原因作怪,但是追根究底,还是理念上没有能真正做到“投胎换骨”,还不能真正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来更开放地组织教学。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的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和探究,同时对于回答问题的孩子也缺少了激励性的评价,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注意。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反思四: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语言生动形象,真实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科林斯登月的全过程,人类登月的梦想从此变成了现实。按照教参的要求,本篇课文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体会生动语言的特点,学会如何将一件事情叙述的生动完整。
    除了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外,本课可以作为一篇绝好的爱国教育的题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传授,让学生在了解美国登月计划的同时,关注我们中国的航天发展情况,初步感知我们中国国情,认真扎实学习,茁壮成长,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做好准备。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反思五: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以及学生在网络上的探究活动和反馈,我觉得本节探究活动有一些收获:
    1、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让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工具,渗透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过程中,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2、利用网络(internet)上资源的丰富性和交互性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极大地扩展了教学空间、时间和信息量的外延。
    3、利用网络上超文本的特性,和人类思维的自然联想,让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索,把信息的使用和控制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自主学习。
    4、网络小组协作和个别化教学可以实现有差异教育,培养与人分享、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本节课在具体的教学中也有不足:
    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不一,在小组协作中,有的小组成员不能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信息的处理;学生网络探索的主动性不足。
为你推荐
201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