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4)

时间: 01-24 作者:张熠铭 栏目:反思
    语文课堂还需要广度。我们语文老师要做这样的牧羊人,知道哪些地儿水草茂盛就把羊赶到哪里,让它们吃个饱、喝个饱。语文课处处都应充满“语文”。为了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理解爱情,首先,我引导学生抓住上帝来到人间所看到的三种东西——“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种从未见过的力量”、“无与伦美的美和更大的力量”、“不可理解的美和更大的力量”,要求学生对这三组句中的定语进行揣摩、理解,从而品味爱情的内涵。但如果仅仅依靠这几句话的揣摩又不足以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爱情”。所以,在此基础上,我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课文插页——巴金与萧珊的爱情故事。将巴金与萧珊的爱情故事分解成相知相恋、相濡以沫、生死相依三部分,这就与文本对应起来,让学生理解爱情不仅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还是山无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忠诚,更是超越死亡的心灵的追念。我相信,巴金与萧珊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学生,也让他们对爱情有了更具体的、感性的认识。而这个课堂插页也让课堂变得丰满起来。接着我引导学生理解上帝的三次反应:为什么从“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到“思索着离去”,理解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最后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他们一会儿看天,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传情。”让学生感受:爱情无需语言,爱情其实很简单!反复让学生揣摩文本的目的只为了一句话:“语文永远是语文”!语文教学不可走了样儿,也不可变了味儿,不可舍本逐末,不可喧宾夺主。
      语文课堂还要走向深度。如果说温度是人的血液,那么广度就是人的骨肉,深度就是人的神经。要想让课堂有深度,必须让学生思考起来。一堂课要有笑声,要有形式,要有开心,但是一定要沉淀下来点什么。对于这堂课,我也在思考:这节课要走向哪里?我想:还是学生对爱情的理解。如果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地、非常真诚地谈出对“爱情”的理解,就表明学生冲出了不敢直言爱情的“樊篱”,就说明这节课已在学生心中培植起对爱情的美好憧憬。所以我要求学生借用“读一读:至善至美的情书;吟一吟:经典爱情诗;说一说:真实动人的爱情故事;唱一唱:中外著名爱情歌曲;描一描:对爱情进行诗化描写”等方式畅谈对爱情的理解,从课堂反应来看,学生的课堂反应是自如的、大方的。
    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这堂课也不例外,如:读书声少了一点,学生参与度少了一点,活动方式少了一点……看来,还得不断地追求永远的温度、广度、深度,从而让自己很有尊严地站在三尺讲台上!


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五:

    感谢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精神食粮。
  对于爱情这个敏感的话题,在教学中一直是一个禁区,没有人敢去涉及。如果稍有不测,就会发生意外事件。好在现在的课本已经开始注重这方面,并选如了课文。课文浅显易懂,很容易被学生们接受。我觉得这是教材在进步,时代在进步,也是更加人性化的饿体现。
  对于爱情,不管是在迁客骚人的笔下,还是在影视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少了它是成不了席的。而这也是每一个人要经历的必然阶段。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呢?为什么不光明正大地把它说明白呢?
  在自己班上课的时候,先是让学生听录音,让学生总结出课文说的是什么?结果学生概括得很准确,并板书。等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爱情的理解时,学生们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地笑,都不往正题上说,或者说都不好意思说了。恐怕人家笑话。只是那么几个爱耍嘴皮子的家伙在那里嬉笑,说着让人发笑的话。那就点名吧!结果,就说不到正点上去,让自己没有办法。任凭你怎么引导,就是干启不发啊。就这样的稀里糊涂地结束了课程。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