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12)
时间: 01-16
作者:马梦丹
栏目:心得体会
一是提高科研意识,树立人人可以搞科研的理念。
二是教给方法,从实践中发掘提炼问题,进行科学的总结,理性的升华。
三是科研实践不是纸上谈兵,只有“下水”才能真正学会“游泳”。
我们要求教师要:“沉下去”在教研中摸索,在科研中提升。有的教师认为搞科研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我们要鼓励教师人人参与校内小课题的研究,教师自己选题,可以是学校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想到的,立足本岗,立足本职,定期交流经验,写出分析文章、论文,这可以大大提升校本教研的品位。
四、纵向管理横向联系,丰富校本教研
我们提倡的校本教研决不是闭门造车,它应该是具有开放性的。校本教研也应该是各校为本相互协作,横向联系,强强联合,强弱合作,使校本教研与区域性教研相得益彰,相互补充。尤其是小范围的分片教研活动最方便,最直接。可以使各校教师足不出城取他山之石,校际之间共同切磋,共同研究,达成共识。教师之间体验别人的有意经验,借鉴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样会更有利的推进校本教研。
五、关于制度建设的解读
前面我们说到,有效的校本教研的开发,必须有切实可能的制度作保障,但是综观我们现在的制度建设,还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对应检查十足,促进实践作用较差的弊端。那么针对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以下列举几项来进行说明:
1 .学习制度:要求从校长到教师都要有目的、有计划、定时间、定内容,开展不定形式的学习活动,把学理论,用理论作为校本教研的基础和支撑。通过专题辅导,合作论坛,检查验收等形式保证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的校本教研定是有源之本,不是空穴来风。
2 .交流制度:建议从三个层面建立对话交流制度。
第一层面,教师与教师交流。
( 1 )整合校本资源。包括电脑网络。为教师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信息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共用,促进教师主动获取全新理念,胜任新课程工作。
建议交流内容流程:教育教学动态—案例分析—问题与思考—成果与展示—课、案例精选。
( 2 )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至少一次开放性合作论坛,如:新课程的课到底怎样上?传统与创新是对立还是统一?如何才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 3 )每学期每个学科至少围绕一个专题进行一次课例研究。
( 4 )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归来必须开设讲座或信息介绍。
第二层面,教师与教研员对话交流,每学期邀请学科教研员到校参与指导备课、听课、反思、研讨。
第三层面,教师与领导对话。每学期校领导一般至少要有一次坐下来和教师进行一次业务对话交流,倾听教师呼声;教师也要听取领导评价,促进和谐关系,不断调整矫正思路和做法。
3 .课题研究制度。一是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但决不是人人都立一项课题,每人每学期参与一项校本教研课题,并弓身实践进行行动研究。二是建立学校课题组,定人定责。负责讨论制定研究方法、步骤、指导调控课题有效运行。三是突出过程研究。课题的价值并非是唯一的成果,而是研究过程,让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完善、提高。要注意完善各方面的过程资料的积累,每次活动要实录记载。四是总结研讨,推广成果。
4 .激励制度。
建议:( 1 )建立校内星级教师挂牌制,从无星到五星,从德、能、勤、绩各方面进行评价考核。年评一次,可对某一个人增减星。( 2 )建立校内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每年召开一次科研年会。届时评出优秀科研成果,优秀课题组,选进个人,形成崇尚学习,崇尚科研的氛围。( 3 )建立骨干、星级教师激励制度。支持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培训学习,让每位教师学有样版,奔有目标,在激励中成长,在激励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