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4)
时间: 10-30
作者:王俊俊
栏目:方案
八、研究成果评价及奖励办法
教师小课题研究实行“全程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态度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1、在小课题研究中,要求每个学科组或老师个人要有研究方案,科研处制定《小课题研究跟踪调查表》,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思路,让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对参加小课题研究课题组或青年教师的考核,学年末,将对课题等进行全面考核,将考核与评优等挂钩,并制定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记录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
方案三:大学区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为落实课改精神,引导教师科学认识课堂评价,制定符合小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总结有效的评价方法,通过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引领教师人人开展教学行动研究,落实我校提出的“教、研、训”三位一体的校本研究模式,促进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整个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与分析,更加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的价值。倡导“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转变对我们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等都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同时,在推进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评价探索无疑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实施目标
1.探索和建立有利于促进师生和谐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探索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的多元指标,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通过评价来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改变单纯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口头回答或书面测验、考试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方式,探索和建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综合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促进评价重心的转移: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2.促进教学方式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和实施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发挥教师在自身发展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师、学生评价课堂教学,接受评价结果,改进教学实践。
3.使教师树立有效评价也是课程资源的意识,通过评价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师生的发展,从而形成民主、主动、多元、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总体思路
以学校为单位,成立校级课题组,参与大学区的研究。校内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构建研究团队,开展研究,学科组长担任校内课题组负责人。教师个人也可以单独申报进行小课题研究。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引导教师立足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际,观察发现教育教学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教研活动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解决问题,提炼形成教学策略,指导自己和同伴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