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3)

时间: 08-18 作者:曾济 栏目:反思


篇五:《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反思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课文的语言简洁、优美,对维也纳的介绍层次清晰、明快,这样一篇课文编入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感受到文中语言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教师提供材料,学生朗读感悟,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无法充分实现,因此,在新课程的理念引领下,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对话,如何创设氛围,鼓励学生形成独特的感受,乃是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这课文的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内容提出问题。2、继续学习积累与表达,在阅读中读懂文章结构,学习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3、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感受其悠久的音乐文化和独特的音乐氛围。针对这三个目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首先,我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说一说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这样提纲挈领地抓住了本课的目标,让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总的印象,然后分别从: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接着对这四个方面进行提问,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由于课文描写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较难理解,因此,我制作了许多图片,帮助学生通过比较直观的画面的欣赏,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如在学习第一节时,老师让学生看图片,欣赏维也纳的风光,知道它是个怎样的地方。为了说明音乐在当地的普及,我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了贝多芬广场、海顿街……等图片,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效果不错。
  最终我将目标落实在朗读上,只有让学生读出、悟到,才会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积累。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内心的情感,感受体验作品的语言魅力。这篇课文提供了优美的语言,我在教学中尽量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回归到常态中,在师生对话、互动过程中,使学生潜心会文,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虽然给学生创设了音乐的情境,让学生去感受悠久的音乐文化和独特的音乐氛围,但是学生的情绪还是跟着老师一起走,没有很好的发散出去。原因在于教师不能脱离教案,把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如: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一个问题,认真仔细地读课文,将自己读后的感受在小组中交流。这一环节的设计确实考虑到了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但在交流过程中,老师还是针对着一个一个问题而来,看似教学过程很流畅,但学生的思维被老师控制了,因此真正的感悟没有到位。从而我也感受到了,我所制作的课件不应该为教案服务,而是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做铺垫。那么,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才会得到真实的感悟,真正的感悟。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