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教学反思(4)

时间: 12-21 作者:张文宇 栏目:反思
    二、目标实,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节课我设计的知识目标是: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能力以及概括表达能力;思想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教学重点与知识目标一致。当学生提出要理解本文“描写人物方法”之后,我便指导学生抓住“人物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这一写法,通过学生对话的形式,指导学生品味、揣摩,再配以创造性的朗读,又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写法与写作的关系,重点实实在在得到了落实。在师生、生生问题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以及概括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培养与提高,能力目标也得到了落实。同时怎样看待友谊与礼物这一思想感情或隐或显地伴随在课堂教学始终,思想目标得到了延伸。
    三、学法活,体现了民主的课堂氛围
    本节课我始终是以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的,以商量的口气与学生研讨,目的是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使学生能够愿意与老师平等交流,敢说真话,愿意表达,这样就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帮助者。课堂始终洋溢着一种民主的、轻松的、和谐的气氛,师生关系其乐融融,教学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落实,加上多媒体恰到好处的运用,课堂效果好。
    我觉得课堂上最大的亮点,从老师方面看,教师的亲和力,加之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从学生方面看,学生敢于敞开心扉,谈出自己的观点,纯朴可爱,参与意识强。课堂师生互动,理解探究达到了最佳效果。
    不足点:由于自己在摸索着进行课改,还是尝试阶段,所以课型的设计及一些问题的提出还有待于完善。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四:

    《羚羊木雕》写“我”在没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为了回报好朋友万芳的仗义相助,而把父亲从非洲带给我的礼物羚羊木雕转送给了万芳。父母知道了坚绝不同意,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产生了矛盾。实际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矛盾,所以结合课后习题“研讨与练习二”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话题是:“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么处理?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谁知我话音刚落,就听一位同学脱口而出:“我去自杀。”此语一出,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当即就有几个学生大声说:“你脑子进了水吧?这么点小事都想不开。” 还有人大声指责他是懦夫。局面一时有点失控,我赶紧把学生引到正题上来,让他们陈述自己可能采取的做法。#p#副标题#e#
    下课后,我久久不能平静, “我去自杀”的话音始终萦绕在我耳边。一个刚跨进中学大门不久的十二三岁的小男孩,怎么一开口就想到了自杀呢?看当时他的回答,绝对不是开玩笑那么简单,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近年来,中学生自杀的悲剧在我们身边连连发生。河西桐坡年仅十三岁的女中学生付某留下遗书后,从17层高楼纵身跳下,当场死亡。今年4月6日安徽安庆市某中学一位16岁的初二学生服毒自杀。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中学生自杀”,电脑能显示出几十万条信息。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公布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受不了老师的批评自杀、被老师怀疑谈恋爱自杀、考试名次靠后了自杀、和同学闹不和自杀、和父母闹矛盾自杀……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让人触目惊心,一个个花季生命的凋谢让人扼腕长叹。孩子们对人世间毫不留恋,让我们感到震惊和惋惜,中学生自杀事件为何屡屡发生?原因何在?当代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何如此脆弱?
为你推荐
201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