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意字是什么意思(翻译翻译,什么叫“动态”)

时间: 02-01 栏目:学习方法

文丨地产三哥

1、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以下斜体摘录自吴首席在其个人社交平台4月17日发文:

“动态清零”由“清零”和“动态”两个词组成。

“清零”就是从有到无的过程,就是把疫情消灭的过程。但是,这个消灭,仅仅指某地某时刻发生的某一起疫情,并不是指广义的全国范围的总疫情。

“动态”就是疫情发生与清零是在不断变化的。

比如说,甲地的一起疫情扑灭了,乙地可能又发生一起疫情;乙地疫情扑灭了,丙地可能还有疫情。或者说,甲地这次疫情扑灭了,过一段时间,甲地又再次发生疫情,或者第三次,甚至第四次或更多次地发生新疫情,但这些疫情之间都没有直接传播关系。每次疫情发生后,都能在较短时间内扑灭,使得疫情归零。

动态清零的根本宗旨就是发现一起疫情,扑灭一起疫情,不让疫情在当地“生根”。

吴首席对动态清零的定义,与上海正在实施的措施,明显不同。

人民日报4月21第二版报道了《香港疫情防控态势向好,珍惜成果不可大意》,显然香港的疫情正在向好。

香港“动态清零”的做法,与吴首席的定义、上海近期的措施,三者也各自不同。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这是汉语的博大精深?

还是“动态清零”定义的海纳百川?

还是类似“第二十二条军规”?

清零,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吴首席说:“就是把疫情消灭的过程”。

谁能翻译翻译,到底什么叫“动态”?

2、动,就是力量

在《说文解字》中:

“动”是会意、形声字。

金文中,从“重”、从“土”。

小篆,改“辵”为力,表示力把东西背起来了。

隶变后,楷书写作“動”,汉字简化后写作“动”。

“动”的本义为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状态。如“风吹草动”、“流动”。又指使事物原来的位置或状态改变。如“兴师动众”。

态,古代写法,態。

从“心”、“能”。

会意字,意思是:心里面能,表现在外面。(心所能必見於外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动态”二字,按照说文解字的意思翻译翻译,就是:

用力气干一件事,心里觉得能干好、然后表现在外面。

“动态清零”的英文标准翻译是dynamic zero。

词根dyn、dynamo、dynam,意思是power/ability,力,力量。

3、天空飞来一群鸟

连快递、包裹都能携带病毒,各种生物体携带病毒的几率就更大了。

假如天空飞来一群鸟,鸟不小心携带了病毒。

这群鸟随着气候和食物,可能从北京飞到河北,从上海飞到苏州,从日本飞到中国,从澳大利亚飞到西伯利亚。

假如这是一只北京雨燕,它飞回北京的迁徙路线,是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由南向北穿越非洲大陆,进入西亚,到中亚,到蒙古,到北京。

这一路上,和各种病毒有多少次“时空伴随”?

假如,这群鸟在某个城市、某家窗台上歇了一下脚,病毒随风潜入这个家庭。假如家庭成员感染了,如果是无症状感染,以他为源头,病毒开始传播。

也许,这群鸟没有落在人类的阳台上,和人类不是“时空伴随者”。

但它和老鼠、蟑螂、跳蚤、其他各种生物是“时空伴随者”,这些老鼠、蟑螂成了“密接”,这些老鼠蟑螂跳蚤携带病毒了。

老鼠把它带进了城市下水道;蟑螂把它带进了社区厨卫系统,跳蚤把它带到了宠物身上。它们是不是又成了移动的感染源?

春夏之交,万物繁茂。

鸟落在垂柳上、杨树上,花枝上。花粉上是不是也携带病毒了?

这些花粉飘在空中,落在草丛,落在树梢,落在泥土,落在水中,落到人们的衣服上,被人们的口腔、鼻腔吸入。

那些花粉、蝴蝶、蜜蜂是不是又成了“密接”、“次密接”?

这也算是动态传播吧?

那些飞来飞去的鸟儿,谁来封控它们呢?

那些漫天飞舞的柳絮杨花,谁来给它们做核酸检测呢?

那些蝴蝶,蜜蜂,谁来扑杀它们呢?

那些百亿只以上的的老鼠、蟑螂,谁来给它们静态管理呢?

这该怎么办呢?

只有两种方式:

第一、每天全员核酸;直到检出某人是阳性,感染病毒;隔离、封控。

第二、不做全员核酸,等到某个病人出现明显症状就医,被发现,顺着病毒传播链条,检测出来。隔离、封控。

显然,现在选择的是方式一。

这就叫动态?

4、人在自然面前就是个渣渣

两三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史,在自然面前连渣渣都算不上。

比如,人们通常的听觉范围是20 Hz到20000 Hz。

狗的听力范围在67 Hz至45000 Hz。

猫的听力范围在55 Hz至79000 Hz。因为许多啮齿动物都会发出高频的超声,猫因此才能捕猎。

假如,人类能听到这些。

那大概就像金凯利主演的《冒牌天神》中一样,耳边24小时各种声音,塞住耳朵也没用。

你坐在人声鼎沸的酒吧里,依然能听见地壳在轰隆隆移动,岩浆在咕咚咚的翻腾,这是低频的声波;你听见下水道的老鼠们正在窃窃私语对话,这是高频的声音。

你的耳边,365天*24小时,声音不会停止。

比如,人眼的可见光从760nm波长的深红色到390nm波长的紫色。

就是上图中狭窄的彩条范围内,放大了就是下面的七彩世界。

人类看不见低频辐射波比如红外线。

蛇头上有一种能感知红外线的热眼,通过感知其他生物辐射出的红外线,蛇就能判断出对方的大概形状,然后做出反应。

人类也看不见高频的紫外线。蜜蜂却可以通过感受花朵反射的紫外线来确定花的位置,以便于采蜜。

如果你能看到全部这些光,你会被基站、广播、对讲机、Wifi、手机、人、动物、太阳光、宇宙辐射等各种光晃得无法睁眼,闭眼也不行。

假如你的视力足够好,你会发现自己被空气中各种各样的颗粒包裹着,在无数颗粒的布朗运动中,你被包括的严丝合缝,几乎通不气来。

这些颗粒每时每刻都在随着空气流动,或被吸入人体,或四散逃开来,随后又将人紧紧围住。

防它们,就是要防空气流动。

5、复制与变异

蒲公英随风四处飘散自己的种子。

成熟的豌豆荚拼尽全力把种子爆得更远。

它们借助自然的力量,给下一代寻找更合适的宿主、或者环境。

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这是生物的本能。

大分子蛋白质,在空气中无处不在。

病毒是大分子蛋白质,随着空气流动,寻找合适的宿主,完成复制,传宗接代。

这也是病毒生物性的本能。

生物在代代相传的复制或者繁育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变异。

蒲公英和豌豆一年一季,至多两季。它们会发生变异,以适应环境。如果变异跟不上环境,就慢慢灭绝。

这是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

人也是一样,寻找合适的环境生存,如果环境不适合,也会变异,生物学上的变异,或者思想上的变异带来行动上的变异。

不然,为什么同一个非洲祖先,却有各色各样的70亿人呢?

人的代际繁殖是二三十年,变异机会二三十年才能开启一次。

病毒如果一天复制三次,一天有三代机会变异。

从群体数量、代际速度、变异概率上来说,人类比不过老鼠和蟑螂,更不要说病毒了,它们变异进化的速度远超人类,恐龙灭绝了、人类灭绝了、老鼠、蟑螂灭绝了,病毒也不会灭绝。

6、已识乾坤大,谁怜草木青?

笔者认知有限,白活了四十年,依然不能理解“人定胜天”的准确含义。

笔者农村生活工作二十余年,依然不能理解“错峰下田”是什么意思,那些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们,更加需要理解“错峰下田”是准确意思!

笔者接受过理工科的高等教育,依然不能理解“动态清零”的准确含义,那些没有受过相关教育的人们迫切需要关于“动态清零”定义的准确解释!

谁能翻译翻译,什么叫动态?

人间四月,本应是鸟语花香、草木繁茂。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这是马一浮先生写的诗。

马先生是引进《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

那些熟读专著、经验丰富、认知高阶的执行者、智囊、决策者们,希望他们更多些“犹怜草木青”的格局和担当。

(完)

  • 分页 >>
阅读全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