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龙的作文(那些刻苦坚持与自我怀疑)

时间: 09-27 栏目:学习方法

马龙又赢了。

在很多人都认为,年轻的樊振东将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完成国乒新老领军人的交接时,33岁的马龙用无可挑剔的表现,卫冕了奥运金牌,达成了双圈大满贯的历史级成就。而25个世界冠军,也让马龙登顶国乒冠军排行榜。在这个星光璀璨的排行榜上,排在第2位的是“大姐大”王楠。

马龙是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员,没有之一。他强大又谦逊,在球迷心中是儒雅的乒乓球王者。但最让我敬佩的,是他的刻苦、坚韧和自我怀疑的心态。

毫无疑问,马龙是天才。他5岁时被父亲送去学乒乓球,15岁被选进国家队,18岁收获人生第一个世界冠军。彼时,他是国乒队内培养的头号种子,被球迷戏称为“龙太子”。

但是,马龙的乒乓球生涯并不一帆风顺。连续3次世乒赛输给王皓的挫折,同伴张继科横空出世,耗时历史最短的445天完成大满贯带来的刺激,都让内向、敏感的马龙感到自卑,在最艰难的时刻,他甚至想到过退役。

不打乒乓球能干什么呢?马龙这样问过自己。况且他是那么热爱乒乓球,队友+好友崔庆磊评价马龙为“球痴”。是啊,只有真正热爱乒乓球到极致的人,才会那般疯狂地训练,每天最早来,最晚走。把陪练练得大呼要累死了,他还是感觉不满意,继续练。

每次输球后,他都会反思自己输在哪里,技术上是不是还有不完美的地方。带着反思和深深地自我怀疑,马龙不知疲倦地练习。在国乒,论技术的全面,没有比得上马龙,中二的日本人因此称呼他为“六边形战士。”

练习,不停地练习,即便心理防线已经千疮百孔,马龙还是在坚持,他有想要实现的目标。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马龙再次站在了苏州世乒赛的赛场上。

这一次,他赢了。梳着背头的马龙,在决赛战胜队友方博后,直接蹦上球台,伸手指天。那一刻,他意气风发,霸气外露,仿佛宣告自己的时代已经到来!从苏州世乒赛夺冠后,他一顺百顺,直到里约封神,巅峰状态无人匹敌。

完成了大满贯的成就以后,属于马龙的传奇仍未停止。

2017年杜塞尔多夫世乒赛决赛,马龙与更加成熟的樊振东大战7局,最终以2分的微弱优势蝉联世乒赛冠军。那一战足以被载入史册,双方都展现了最顶尖的竞技状态,球迷至今仍将那场比赛奉为经典。

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马龙战胜瑞典选手法尔克,历史性地完成世乒赛三连冠的壮举,拿到了圣-勃莱德杯复刻杯。他已然成为世界乒坛最伟大的球员。然而,胜利的喜悦,并不能冲淡伤病的阴云,马龙的乒乓球生涯再度迎来危机。由于长期进行高强度训练,马龙的手腕和膝盖都磨损严重,尤其是膝盖伤势,疼痛得让马龙无法入睡。他不得已选择手术。

术后的马龙,膝盖上留下一道长长的疤痕,他的状态也变得极差。行动迟缓,反手漏洞百出,马龙尽管还是当世前几的运动员,但他的低迷与樊振东、许昕的火热相互映照,让我产生了“马龙的时代要落幕了”的想法。

当国乒公布奥运名单,我看到马龙出现在单打位置时,既欣喜又担忧。欣喜的是,马龙仍可能圆梦东京,尽管几率很小。担忧的是,巅峰不再的马龙,一旦守区失败,甚至金牌旁落别国,他将被国人铺天盖地的指责吞噬。

“当你身处深渊,退无可退的时候,眼前就只剩下向上走的路。”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半决赛,马龙和老对手奥恰洛夫鏖战7局,在胜利的刹那,马龙释放了,他对着观众席上刘国梁等人喊道,“他赢不了我!”

决赛,马龙抱着挑战者的心态,对上了技术和身体都在巅峰的年轻选手樊振东。大概是放下了包袱的缘故,马龙竟完全掌握着局势。依然是控制的风格,依然是那般精于算计,不同的是他的移动更加迅捷,反手的质量也出奇的高,我仿佛又看到了巅峰的马龙。

这样的马龙是没有人可以击败的,他赢了。我很激动,又很敬佩,传奇不灭。

马龙的故事还未结束,东京奥运会或许并不是他的终点。

向榜样看齐。

  • 分页 >>
阅读全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