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兰葛茶多少钱(4类糖尿病药茶疗法大全

时间: 09-02 栏目:学习方法

药茶疗法是指应用茶或茶和某些中药或具有药性的食物,经加工制成茶剂饮用,用于防治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

药茶是中医文化的瑰宝,用药茶治病是中医学防病、治病的特色之一。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卷三十一记载了“代茶新饮方”,方后记载了炮制方法,其中有医治消渴的药方说“畅腑脏,调适血脉,少服益多,心力无劳,饥饱饮之尤良。”可见,用药茶治疗糖尿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另外,药茶除可用于治病,也用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等。

 

1.上消:症见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舌红少苔,脉数乏力。

花粉茶

【组成】天花粉125g。

【制法】将花粉加工制成粗末。

【用法】每日取15g,沸水冲泡,加盖闷几分钟即成。

上消茶

【组成】沙参15g、玄参12g、天门冬15g、麦门冬15g、生地黄30g、天花粉30g、生石膏30g、葛根15g、黄芩10g、知母12g、石斛10g、五味子10g、普洱茶30g。

【制法】将前12味药洗净,装入纱布袋内,与荼叶同放茶壶内,加水1OOOmL,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煎煮15分钟,滤出汁液,再加水600ml, 煎煮10分钟,滤出汁液,合并2次汁液,过滤即成。

【用法】每日1剂,分3次饮完。

沙参乌梅茶

【组成】北沙参10g、麦门冬10g、石斛10g、玉竹10g、乌梅5枚。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加冰糖少许。

【用法】每日1剂,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作茶饮。

 

2.中消:症见多食善饥,口渴多饮,形体消瘦,大便溏薄,神疲气短,舌体胖大,脉细弱。

中消消渴茶

【组成】麦门冬15g、玉竹15g、黄芪100g、通草100g、茯苓50g、葛根50g、干姜50g、桑白皮50g、牛劳根150g、生地黄30g、地骨皮30g、银花藤30g、薏苡仁30g、菝葜24g。

【制法】将上药共研粗末。另取黄白楮皮白皮根切细,煮取浓汁,和入药末,捻成饼子,l个5g,中心穿孔,晒干,挂于通风处。用时每次取1个,放炭火上炙,令香熟,勿令焦,捣成碎末,煎以代茶,也可放少量食盐。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中消茶

【组成】生地黄10g、天门冬10g、麦门冬10g、沙参10g、石斛10g、茵陈10g、女贞子10g、炒黄芩5g、炒枳实5g、生枇杷叶10g(布包)、西瓜汁100mL。

【制法】将前10味药用纱布袋装好,放入锅内,加水1000mL,煎煮2次,每,次20分钟,合并煎汁,滤出汁液,混入西瓜汁即成。

【用法】每次饮100mL,每日2次。

羌活扁豆瓜花茶

【组成】羌活10g、白扁豆15g、南瓜花20g(切碎)。

【制法】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

【用法】每日1剂,冲泡3~5次,作茶饮。

 

3.下消:症见尿频量多,尿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痛痒,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小便频数量多,甚则饮一溲一,混浊如膏,腰膝酸软,畏寒冷,形体消瘦,四肢欠温,耳轮干枯,面容憔悴,舌质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菟丝子茶

【组成】菟丝子15g。

【制法】将冤丝子碾碎,用纱布包好,放入杯中,沸水冲泡。

【用法】每日1剂,冲泡3~5次,作茶饮。

葛根麦冬饮

【组成】葛根15g、麦门冬15g、牛奶100g。

【制法】前2味药加水煎取汁,兑入牛奶,煮沸即成。

【用法】每日1剂,早餐饮完。

 

4.其他证型的糖尿病

田螺茶

【组成】田螺10只。

【功效】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主治】糖尿病,阴虚燥热型。症见烦渴多饮,多食善饥,咽干口燥,溲赤便秘等。

【制法】将田螺用清水浸泡半日,洗去泥沙,加清水煮汤代茶饮。

【用法】每日1剂,冲泡3~5次,作茶饮。

皋芦叶茶

【组成】皋芦叶100g。

【功效】生津止渴。

【主治】糖尿病,肺热伤津型。症见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等。

【制法】将鲜皋芦叶洗净,切碎,水煎代茶饮。

【用法】每日1剂,冲泡3~5次,作茶饮。

玉竹乌梅茶

【组成】玉竹、北沙参、石斛、麦冬各9g、大乌梅5枚。

【功效】养阴生津。

【主治】糖尿病,津亏阴虚型。症见烦渴不止,口干舌燥,尿量频多,形体消瘦。

【制法】将上药5味共碾制成粗末,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

【用法】每日1剂,冲泡3~5次,作茶饮。

 

代茶新饮方

【组成】通草120g、茯苓、干姜、干葛各60g、桑根白皮60g、干鼠粘根180g、生干地黄、枸杞根、干忍冬、薏苡仁各50g。

【功效】益气养阴。

【主治】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症见疲倦乏力,气短懒言,口舌干燥,自汗,多饮多尿,五心烦热等。

【制法】捣碎细切,煮取浓汁,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剂,冲泡3~5次,作茶饮。

麦冬茶

【组成】麦冬、党参、北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g、知母、乌梅、甘草各6g、绿茶末50g。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生津。

【主治】糖尿病,气阴两虚、热盛津亏型。症见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倦怠乏力,五心烦热,溲赤便秘等。

【制法】研成粗末,与绿茶末同煎为茶水1000mL。

【用法】冷却后当茶喝。

 

玉米须茶

【组成】玉米须60g、绿茶末30g。

【功效】降低血糖。

【主治】对各型糖尿病均有一定疗效,可作为糖尿病的辅助治疗。

【制法】煎茶水1000mL。

【用法】冷却后频频饮用。

瓜皮花粉茶

【组成】冬瓜皮9g、西瓜皮9g、天花粉6g。

【功效】清热生津。

【主治】糖尿病,肺热伤津型。症见口干舌燥,口渴多饮,尿频量多等。

【制法】将上列前2味切片,与天花粉共用水煎汤,去渣取汁。

【用法】不拘时代茶饮。

 

丝瓜茶

【组成】丝瓜200g、茶叶6g、盐适量。

【功效】生津止渴。

【主治】糖尿病,郁热伤津证。症见口干舌燥,烦渴引饮。

【制法】将丝瓜切片,用水煮熟,加盐,搅匀,取汁。将茶叶用沸水冲沏,取汁与丝瓜汁混匀。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

石斛玉竹茶

【组成】石斛9g、玉竹9g、绿茶3g、冰糖适量。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糖尿病,郁热伤阴型。症见咽干舌燥,口渴多饮,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

【制法】将上列前2味用300mL水煮沸15~20分钟,取汁,趁热冲湖绿茶,盖闷3~5分钟,加入冰糖,搅溶即可。

【用法】每日1剂,代茶频饮,直至味淡。

 

沙参麦冬茶

【组成】北沙参15g、麦冬15g、生地15g、玉竹5g。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糖尿病,阴虚内热型。症见尿量频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制法】将上列4味共研为未,用水煎沸15~2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代荼饮。

养脾饮

【组成】生地黄20g、枸杞子15g、五味子10g、山药15g、黄芪15g、天花粉15g。

【功效】健脾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糖尿病,脾胃气虚、阴津亏损型。症见倦怠乏力,食少懒言,自汗,咽干舌燥,口渴多饮,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制法】加水煎取汁。

【用法】每日1剂,作茶饮。

山药花粉茶

【组成】山药(切薄片)200g、生花粉200g(洗净,切薄片)。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益气。

【主治】糖尿病,肺脾气虚、津亏阴虚型。症见口渴多饮,小便频数,食少纳呆,腹胀,神疲乏力,四肢无力,大便溏薄。

【制法】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

【用法】每日1剂,冲泡3~5次,作茶饮。

 

杞子五味茶

【组成】枸杞子15g、五味子15g。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糖尿病,肾阴虚型。症见尿频量多,尿如脂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

【制法】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

【用法】作荼频饮,每日1剂,冲泡3~5次。

参杞茶

【组成】西洋参片6g、枸杞子15g。

【功效】益气养阴。

【主治】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症见口干舌燥,气短懒言,疲倦乏力,多饮多尿,五心烦热等。

【制法】均洗净,放入炖杯内,加清水200mL,大火煮沸,改小火煎40分钟即成。

【用法】每日1剂,分3次饮服。

番石榴汁

【组成】番石榴1000g。

【功效】降低血糖。

【主治】对各型糖尿病均有一定疗效。

【制法】将鲜番石榴洗净,压榨取汁。

【用法】作茶频频饮用。

生地黄汁

【组成】生地黄100g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糖尿病,阴虚内热型。症见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尿频数,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制法】将生地黄洗净,榨汁,去渣取汁饮用。

【用法】作茶饮。

 

桑椹汁

【组成】鲜桑椹50g。

【功效】滋补肝肾。

【主治】糖尿病,肝肾阴虚型。症见口燥咽干,烦渴多饮,尿浊,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等。

【制法】鲜桑椹洗净榨汁。

【用法】作茶饮。

芹菜汁

【组成】芹菜500g。

【功效】清热止渴。

【主治】糖尿病,郁热津伤型。症见烦渴多饮,尿频量多,舌红脉数等。

【制法】芹菜洗净,绞汁煮沸即可。

【用法】作茶饮。

白萝卜汁

【组成】白萝卜500g。

【功效】清热生津降血糖。

【主治】糖尿病,郁热伤津型。症见烦渴多饮,尿最频多,舌红脉数等。

【制法】将白萝卜洗净切碎,以洁净纱布绞取汁液。

【用法】作茶饮。

 

冬瓜汁

【组成】鲜冬瓜1000g(洗净)。

【功效】清热止渴。

【主治】糖尿病,郁热伤津型。症见烦渴引饮,小便量多等症。本品对各型糖尿病口渴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制法】加水适量煮熟,绞取汁。

【用法】作茶饮。

注意

1.凡年老体虚者应用药茶时,应长期地、少量地饮用,不宜一次大量饮用。

2.药茶应当日冲泡,当日饮用,次日洗净杯具后再行制作药茶。

3.饮用时应注意掌握温度,不可过热,以免烫伤。

很高兴能普及中药知识,具体用量和方法还请咨询医师根据病症下药,想要了解更多养生知识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或点赞转发,祝大家都有一个棒棒的身体!


  • 分页 >>
阅读全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