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活动方案

时间: 02-03 作者:百晓丹 栏目:方案

在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在新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高中生的世界观已不像以往的高中生了。他们天真、好奇、好动,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在新的社会、新的家庭环境中,高中生想象丰富,激情奔放、早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因此道德教育便成了塑造他们道德行为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青少年的德育教育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只有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人,才是我们祖国建设的生力军、主导者。

从目前的现状看,只有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个体,按照德育教育的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理解力和执行力,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我们对其确立的德育教育内容、目标和实施的方式应该有区别,有梯度,有针对性。对高中生实施德育教育,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层次或阶段:1、入学之初的适应性、规范化德育教育;2、步入正轨后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德育教育;3、确立自信、树立榜样德育教育;4、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教育;5、进行励志德育教育。

一、入学之初进行适应性、规范化德育教育。

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处于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起始阶段,生理发展、心理发育呈不平衡状态。对新学校、新班级、新老师、新同学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新生面临初中到高中的较大幅度的跨越,高一的学习呈现学习密度大、开设门类多,要求能力高的特点,学生还很不适应,因此高一教学要以获取基本知识为主过渡到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学习阶段。在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的同时还要引导新生遵守校级班规,规范其言行,从而引导其向一名合格的高中生顺利过渡。

1、德育目标:

适时帮助新生,让其爱上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落实学校各项常规,形成良好纪律规范;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创造班级良好的教育氛围,初步形成积极进取,勤奋团结的班集体。

2、适应性、规范化德育教育实施细则内容:

(1)对学生升入高中必然遇到的衔接过渡问题给予适时的指导,加强学生面对挫折的心理辅导。适当机会可以做一次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心理,增强自信心。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耐挫能力,以顽强的意志品质争取优良的学习成绩。

(2)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在军训中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为初步形成班集体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以直观的形式激发学生守纪热情。

(3)组织学生参加入学教育,内容为介绍学校的办学思想,学校校规,明确高中的任务和要求,提出新学年的要求。

(4)教育学生迈好高中第一步,做一次名为“迈好高中第一步”的主题班会。组织优秀毕业生介绍高中成长经验,引导学生珍惜高中的黄金时代,确立做人的基本道德和高中成长目标。讨论确立本班的班规班约,并以书面形式让全班同学熟悉。

(5)研究班级的工作目标,确立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纪律规范。为了加强班级管理,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可拟订包含出勤、纪律、卫生、就寝、文明道德和集体荣誉等内容的班级管理量化考评细则。

(6)加强常规教育,强化学生常规意识,强化日常行为习惯,加强文明礼貌礼仪教育。认真检查常规的落实情况,严格奖惩制度,重点纠正高中学生中存在的:迟到、课上纪律散漫、打架、吸烟等问题。形成学生"自知、自练、自省、自纠"的自我管理机制,使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7)培养班级干部,培养他们对班级的责任感、协调能力、领导能力与组织能力。

(8)开一次家长会,向家长汇报高一年级起始阶段各项工作,提出班级建设目标,向家长提出如何配合学校教育进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尤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在初高中衔接过程中表现出的情绪心理的变化,和配合学校加强对常规的落实和检查。

二、步入正轨后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德育教育。

在九年义务阶段学生已初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规范,但不巩固,大部分学生尚未具备健全的人格,还需社会、家庭、学校的扶持。此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是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理想的阶段。

1、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遵守学生守则和高中学生的常规要求;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学习程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初步形成符合实际的学习方法;以爱国主义主题的教育,增强学生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初步树立顽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2、人生观、价值观德育教育实施细则:

(1)加强学生常规纪律要求。

(2)做一次以“创新学习,追逐梦想”为主题的班会,让班级学生介绍自己在学习中的创新体会,发现各学生优点与特色,在班集体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确立更高远的人生理想。

(3)做一次主题为“我的青春舞台”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增进了解,进一步增强班级荣誉感。

(4)做一次以“诚信为立人之本”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可让学生搜集社会上关于诚实守信的正反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诚信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5)以当前社会时事为契机,如抗震救灾,宣扬刻苦拼搏,知难而上的精神。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勇于克服困难,调整自我,争取优良的学习成绩。

(6)组织一次主题为“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订立个人奋斗目标和学期目标。

(7)做一次以“身边的奋发向上”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刻苦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例子,从而产生向上的动力。

(8)推荐学生看名人传记,从名人的事迹中吸取奋斗的力量,学习名人是如何以理想激发动力从而取得成功的。

(9)做一期主题为“祖国在我心中”的黑板报,歌颂祖国成就。

(10)利用学校组织的歌咏比赛、运动会、班团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11)以期末评优为渠道,引导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而争取更优异成绩。

(12)总结班级开学以来的常规、学习及组织活动情况,交流学习、成长的经验和体会,表扬好人好事,对后半学期的班级成长提出建议和要求。

三、确立自信、树立榜样德育教育。

1、德育目标:

努力探索富有生活化和实效性的德育新途径,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班风、学风、校风的建设。

2、确立自信、树立榜样德育教育实施细则:

(1)“追星”——引导学生确立好的学习榜样。

针对学生崇拜偶像、喜欢“追星”的特点,我们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运用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发现中引导,化偶像为榜样,让模仿力较强的学生从真实、现实、立体、生动和多样的偶像(榜样)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形成心理认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能为学生的成长铺下健康的底色。

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合于自己的榜样,班级可组织主题班会,围绕“追星的利弊分析”、“追星应该追什么样的‘星’”、“追星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等主题搜集材料,展开讨论。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可追的“星”不只是娱乐界、体育界的明星,其实古今中外的爱国英雄、科技泰斗、敬业爱岗的模范人物,品学兼优的同学等都是可追之“星”。

(2)学星——激励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

我们在引导学生确定适合于自己的榜样之后,接着可以把学习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作为学星的最终目标。帮助学生寻找心目中的榜样,多途径让学生学习了解毛泽东、牛顿等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人的童年故事》等书籍;组织交流学习心得,明确自己想追什么星,要向他学什么。结合学校组织的学雷锋活动、读书节、艺术节和体育节等活动,及时奖励在各类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和获奖同学,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通过家校联动,读报读刊,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一起寻找榜样人物的成长足迹。开展“每天,我为集体(为他人)做一件好事”的活动,让学生将学习榜样人物行为与自己一天的学习活动、行为习惯的养成紧紧联系起来。结合“感恩•励志”活动,引导学生好学、节俭、助人、乐健体、讲诚信、护环境。

(3)争星——每名学生都是一颗闪耀的星。

为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校或班级开展“校园之星”评选活动,注重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体验成功、主动发展、健康成长。

这一“争星”活动为诚信、礼让、助人、好学、智慧、运动、艺术、劳动、节俭、环保等十个项目,由各班竞选或自荐,筛选各年级“十星”后评定表现突出的校级“十星”。既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美丑的能力,发挥特长,全面发展,激励学生人人力争上游,带动良好校风的建设;又让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树立全面育人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自觉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教育。

1、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感受民俗,感受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2、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实施细则内容:

(1)安排志愿者活动和适合高中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人生,感受世界。

(2)借助春节,让学生参观庙会等民间活动,收集春联,进一步体会民族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民俗活动,深入民间文艺活动,了解民间艺术与风俗,了解传统文化。

(3)教学生学习书法,介绍书法之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4)介绍中国古典名著和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5)给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经典德育教育范本《弟子规》,要求学生背诵《弟子规》,践行《弟子规》,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五、进行励志德育教育。

1、德育目标:帮助学生确立了人格自主、行为自律的信念,适时地开展以励志教育为中心的系列德育活动,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成人成才成功的目标。 2、励志德育教育实施细则内容:

(1)不断实施成功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法是成功教育的有效方法,而老师的话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高中生虽然不像小学生那样认为老师的话都是圣旨,但是对老师的说教基本上是认同的。因此,我们把成功心理暗示法引入励志教育,要求老师不断对学生进行成功暗示。我们老师每天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说一句鼓励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老师对学生不能说 “你不行”,要说“你行,你一定行。”“通过努力你一定能不断进步。”“三年后,我觉得你肯定能考上学校”之类鼓励性的话语。

老师向学生灌输积极的信息,学生心里就会产生积极的反应,不断的成功暗示,久而久之,就会定格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影响,即使学生真的不行,他也会认为我行,从而树立起一种强大的自信力,进而付出努力,学习成绩也会逐渐提高。好的成绩又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心情与新的动力,成功心理暗示的良性循环也就逐渐形成了。

(2)大力渲染信念目标追求

没有信念和目标追求的学生,就好比是大海上一只没有航向的小船,随风飘荡,最终的命运可想而知。我们可以通过两种办法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一是学生在班主任的帮助下,选定一所目标高校,集中张榜公布。这样一来,每一个学生从高一开始,就明确了目标,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目标高校,了解录取分数,分析自己的差距,似乎自己已经成为了目标高校的一名准学生,心理暗示和目标引导作用是相当大的。二是,学校在校园内努力营造励志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潜能。

(3)庄严宣誓,提升自律品格

宣誓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律品格,励志功能显著。我们在升旗仪式上和各班每次班会课前,全体学生举起右手,在领誓人的带领下进行庄严宣誓。誓词庄重、严肃,通过宣誓,增加了学生的紧迫感。宣誓还可以提醒我们抓紧时间,增强紧迫性,每当贪玩松懈时,一喊起口号,心里就会惭愧,自然会约束自己。这种宣誓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一种庄严的承诺,会增加学习的紧迫感以及精力的收入,自律品格也会不断得到提升。

(4)积极引导,培养坚韧意志

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没有屡败屡战的勇气是不行的。如何使他们坚持奋斗,坚持学习,是励志教育中最难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每次升旗,都要精心安排催人奋进的讲话,目的是培养坚韧的意志。一个学期,精心安排,力求中心突出。期中考试、竞赛抽考等大型考试后,请优秀学生谈学习方法,学习标兵谈自己学习经历。每个月都有不同的主题要求,但始终围绕励志教育进行,重点突出意志教育、挫折教育、锻炼学生、培养坚持到底的精神。

(5)注重细节,抓好习惯养成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励志教育离不开习惯养成这个重要内容。养成教育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事情怎么做,使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锻炼时间,形成良好习惯。

(6)举办十八岁成人仪式,开展责任教育

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责任感,即使是高中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他们缺乏对自我的责任,更缺乏对他人、集体、社会的责任。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有的高中生把读书当成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自己是为了父母才读书。读书缺乏自觉性、主动性,要在家长和老师的逼迫、监督之下,才勉强做好。抱有这种思想的学生在我们学校还不少。从表面上看,这些学生似乎也承担完成父母、老师任务的责任,但实质上,这是对责任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责任是自我完善、自我成长,求学是他们实现自我成长的途径。很多学生基本上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即求学是一种对自己的责任。如果学生能够清楚地明确求学是自己的责任,那么他们对自己的目标追求就会更强烈。因此,我们把责任教育当成励志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来抓。为了增进对学生的责任教育,我们可以抓住“五四”青年节的机会,举行了大型的以“成人、责任、进取、感恩”为主题的十八岁成人仪式,以此提醒学生,时刻记住自己的承诺。

(7)开展“美好”“美德”教育,弘扬感恩精神

现在的学生大多以自己为中心,很少去想别人为自己的付出,更把父母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这是“感恩”教育缺失的特征。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是一个合格的高中生的必备品质。只有心存感恩、心存美好、心存美德,才会更好地承担责任,才会更自觉地追求目标,才会更迫切地渴望成功。我校每年都让学生写亲情作文,通过作文形式来体会父母的不易和对自己恩情。我们让学生写《给父母的一封信》,教育学生表达感恩,立志刻苦学习,宣誓用成绩来报答亲人。此外,我们还开展感恩主题班会、读感恩文章、办感恩日报、放感恩歌曲,通过多种形式弘扬感恩精神。

综上所诉,我认为对如今高中生的道德教育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

二、理论联系实际。

三、个人示范与集体影响相结合。

四、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五、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 分页 >>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