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而又富有节奏感的中考终于平安过度。我随爸妈按a计划出游古城——南京。
疲劳的火车旅程让我到达目的地后,卧床不起。最后还是老爸厉害,将南京旅游盛地简介一翻,我被说的迫不及待马上跳床大喊;let’sgo!
不愧是九朝古都,跳入我眼帘的中山陵,依旧显现出当年的叱诧风云.居中整体放眼望去,匀称的古式建筑,闪放出古色古香的历史风格.将军,武士们手拿长矛站在中山陵城门上,显出的雄姿英发,气势磅礴的样子,让我好生崇拜!如果自己能够当一会回武士那会有多么过瘾啊!
除中山陵就属夫子庙亮丽多彩了.尤其是夜市的夫子庙更好玩.两条生龙像富有生命力张牙舞爪,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让人惊的目瞪口呆.我连忙用照相机摄下这美景,也保今生无憾拉.
在街头茶馆遇见几位俄罗斯美女后,我鼓起勇气用英语来向外国朋友打招呼,当时我仍固执的认为他们是英国人呢,最后当然不思而喻,弄了一场笑话.至今想起仍苦笑不得!
南京之旅将成为我人生的宝贵回忆……
我初中的学业是在角墩中学完成的,学校离家不远,位于姜家、角墩、茅家之间,从我家出发,走过一条横亘在东河的土坝,越过第一生产队方整田中的羊肠小道,便到了学校,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学校只有一排教学楼,包括教室、办公室,伙房在这排房子的东首,主要供住在学校的老师用餐。我们在校时,校长是丁文兴,班主任是杭旭东,数学老师是陈友山,其他老师的名字已记不清了,五个学期,二年半时间,学业不紧,只凭各人的兴趣,但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杭旭东抓得忒紧,最特别的是一周一次的作文,誉写时要用毛笔,其它就可见一斑了。
初中毕业,大多数家境不好以及不愿再读书的同学,都选择了回家务农或学门手艺,家境好的和想读书的则选择上高中。但上高中不是单凭学习成绩或自己的一厢意愿,而是由所在地的贫下中农推荐,要求出身要好,根正苗红,每个村由由学校分配几个名额,由各个村推荐。我爷爷是“现行反革命”,理所当然不在推荐范围之内,尽管心中涌动着强烈的求学欲望,也只能望“简历”兴叹。
父母亲并未因未能推荐上而过度气愤,家境太穷,老小太多,多个劳动力,就能多挣点工分,减轻他们的一点负担,奶奶也是唠叨不止:“满肚的文章不能充饥”,力止入学。面对家庭的窘境,面对社会的不公,当时的我心中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悲愤。
“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我,一天傍晚,又见“柳暗花明又一村”,班主任兴冲冲来到我家。堂屋左首靠着山板放着一张旧方桌,桌上的煤油灯发出昏暗的红光,老师坐在上首,父亲坐在对面,我则站在房里,外面的谈话听得一清二楚。杭老师讲:角墩有位同学,有个推荐名额,但他自己不想上,我把这个名额争取到了,希望你们能从孩子的前途着想,让孩子上学。父亲布满皱纹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面对事情的突然变更,两难的父亲最终还是答应了老师,我理解父亲,本来企盼孩子能对处于困境的家庭有一点帮助,但孩子的前途啊,他的一辈子,尽管前途未卜?家庭的重负,还是由我们做父母的来承受吧!伟大的父亲就是凭着这份坚韧,任劳任怨地应对着生活的各种磨难,把一个个孩子培养成人。感谢你父亲!感谢你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