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题学期计划(10)
4.上交课题研究材料(含学生成长记录等)
(二)责任人:教研组长及各年级备课组长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成就理想的翅膀。人类从有文字以来,人们便通过阅读,承载传递信息,不断创造新的世界文明。作为学生,课内阅读不可或缺,然而,真正阅读的源泉来自于课外。语文课外阅读是生命语文素养孕育、生长的需要,诚如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般;健康有益的书籍,是对生命语文素养的孕育、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快乐的阅读方式,是符合阅读主体——学生——的接受的活动因此,我们应该营造一个符合生命语文素养孕育的人文环境。
一、课题的目标及要求:
(一)总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二)相关要求:
(1)阅读著名童话、寓言、故事;
(2)阅读浅显科技文章,儿童报刊,人物传记,历史名著;
(3)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50篇;
(4)会做摘录笔记,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兴趣,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加大学生阅读量,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形成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具体分述如下:
(1)小学生阅读目的的研究
(2)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
(3)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研究
(4)小学生课外阅读课教师指导方法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图书建设
1.建议学校图书室适量增加图书;
2.班级图书角有针对性地安排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及教辅读物等;
3.欢迎学生购买图书,建议学生订阅报刊一份或以上,经典图书10本或以上;
4.教师要带头阅读,教师每人应有图书20册,报刊2种。
(二)加强时间保障
1.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
2.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40分钟以上;
3.每节语文课,安排课前3-5分钟诗文诵读或演讲,并由学生点评;
4.公众假期期间,可安排学生自由阅读,读名著一部或5篇精美文章,或者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三)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指导
1.每周组织1次“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好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我喜爱的一位作家”等活动。形式可以是故事会、书评会、演讲会、朗诵比赛、阅读知识竞赛等;
2.每周,教师举办“语文课外阅读名著讲座”;
3.教师每周上一节课内阅读指导课,指导课有教案,教案要备阅读方法指导、阅读内容、阅读要求等;
4.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要有活动方案设计;
5.教师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
6.充分办好班级黑板报、手抄报;
(四)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评价
1.评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