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有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动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另有一半则得之于静。静也是一种很好的生存状态。
静是一种成熟,一种素养和与内涵。那些动若脱兔者自然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但是他们缺乏静所拥有的耐心与毅力。动者善于行动,而静者善于观察,他们很细心,也很严谨,他们慢条斯理,举手投足间显现出大家风范。林黛玉的静纤尘不染,犹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令人欣赏,而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塑造的奇女子周芷若更是水仙般静谧深邃,令人沉醉。静比动更让人觉得舒服、自在,因为它散发的是一种成熟的魅力。
只有静心才能专注,正所谓静水流深。在岩石上形成的深邃的洞,那并不是汹涌波涛的功能。无论多大的力量,它永远也做不到。只有那一滴接着一滴的水滴,才有能力实现,它每日每夜安静地落在一点上,最终“水滴石穿”,这就是静者的专注所拥有的力量。心沉静下来了,心境则空灵,空灵则让人着力于一点,所以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在卧龙山隐居,因为深山中没有世俗的喧嚣,他才能潜心学问,不受外界干扰。由此看来,心如止水能让人专注,专注则更容易事半功倍。
从静中能领略感悟人生真谛。佛家参禅,讲究“静”。所谓静,是指心界,而非物界的沉寂。从古至今,有不少追求人生真谛的人都是从静中才体悟到的,一杯酒,一盏灯,远离尘世的喧嚣,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生活。这是陶潜的选择。一张椅子,一条湖,一个人,在瓦尔登湖畔静静地度过,这是梭罗的选择。而现如今,在终南山也有上千人过着原始的“隐居”生活。他们坐观云起云落,闲赏花开花谢,在与自然的沟通中寻找着轮回的秘密。多么舒适、静谧的生活啊!这群人早已看破人生的意义,放弃奢华与繁荣,在静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当然,静的魅力虽大,对于有些人来说,却只能“远观而不能亵玩焉”,拥有“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正因如此,它才能成为我们所一直追求的。
深吸一口气,感受静的气息所带来的魅力吧。
静之境有三,一曰外物之既静,人口缄默,环堵悄然,于是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此人所常谓之静也。其二者,为外喧物闹,而向静求诸异地,古之隐逸者然也。然静法之大乘而极至者,曰心静。当是时,丝竹虽嘈而不乱耳,人声虽杂而愈静,岿然不动,安步以当车矣。此三境,任得其一,则可受益无穷而尽尝其魅力也。
静之其一,见乎诸端。譬如学子参试,皆屏息凝神而阅题,默然以疾书,虽一针落地可闻也。考场之外,亦令行而喧止,意在营静以利学子也。人之与会,则语者立而谈,听者默然。至若体育赛、病房中,更不消说。彼童子觅表,人众声杂则无从获也;天色既暗,人倦而归家,则万籁俱静,表“自现”也!此皆谓得乎静之功。故曰得其境一免责井然而有序,其益自见矣!
昔者五柳先生恶尘网人境,致仕归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倦于外物喧闹而求静于造化天地也,可谓得第二境也。求得之静愈见其宝也。是故陶潜虽箪瓢屡空而晏如也,执杖耘籽而常乐。羁鸟归林,去五斗米以得静;池鱼归渊,别车马喧而清欢。五柳先生乃著文自娱,潜心品静;今之人方有其诗文之宝藏也。此见第二境之妙也。
然“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以其心境之宁,波澜不惊,故虽“结庐在人境”,犹可“而无车马喧”!苏洵尝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心若止水,则明辨细小之物;内得静法,可专注如激光,穿事越表,探得生之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