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改反思(2)

时间: 02-09 作者:肖涵睿 栏目:反思

一味地放任自流将使教师无法面对考试,面对家长。而目前学校考评教师,学生成绩也是主要依据。因此,一味地放任自流肯定是不妥的。曾经尝试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去开放课堂,但很难驾驭课堂,调控局面。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做到确保学生的知识目标到位呢?以上这种引导式教学可谓是恪守“应试”,一举两得。

语文素质教育提倡以体验式活动教学为主,要求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个性,学会创新。如此恪守“应试”,求形式而不求内容,符合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吗?

3.过于依赖课件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正确认识和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教育势在必行。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鲜明地提出了“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那么,对我们教师而言,无论是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还是作为主要教学方式,都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与创新意识。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反之,封闭自守的教学行为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4.过于迷信模式与读写分家

当前,读写教学模式改革如火如荼。准确把握语文学科个性,对读写教学,对各种课型作出正确定位,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是改革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因而,模式显得愈发的重要起来。

施教者主宰课堂,已风光不再。放得过多,有放任自流之嫌;问得过多,又有观念陈旧之嫌。最好有一个可以套用的模式。况且这些模式一般都是由专家或权威人士提出来的。

模式不是万能钥匙,以不变去应万变,未必可行。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与学的主体千差万别,所以模式的运用应随不同课型,不同课文,不同课时而定。

我们不难看出,其一,教学活动进程包括教师、学生、媒体和教学内容等四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其二,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模式不是定式,它随要素的变化又会成为变式。

总之,课改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长期的摸索,逐步的改进与提高。山高人为峰,努力定成功!作为老师,只要我们的激情不止,探索的脚步不止,课改路上一定会踏出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奏响一曲曲美丽的乐章,充满蓬勃的生机和发展的活力,我们才会在课改的浪潮中不断成长!

二、展望

当课改已不在陌生时,可能我们都还在为到底什么是新课改、怎么搞新课改拷问自己。课改是不是就是课堂上学生讨论讨论就可以了;是不是课堂上给学生自己预习和做完导学案就可以了;是不是学生收集了问题老师答疑了就可以了;是不是座位换了方向就可以了.....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思考。

当我们都在为课改积极探索和付出时,可曾想过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否已经接受了我们的课改行为,我们是否为他们的发展做好了一切准备,他们是否真正在为自己的发展和未来而拼搏努力......这一切也需要我们思考。

当我们都在思考时,我觉得营造一个让学生乐学的氛围应该是最重要的,他会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和成就感。

学生乐学的源泉是能感受到老师对他(她)的尊重,无论他(她)在学习或行为上都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当他做对了老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当他犯错时老师也能对他的行为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宽容;当他在进步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他温暖的关怀和帮助。尤其面对目前的生源状况,我们更应怀有一颗包容之心去感化每个人心灵深处的善良,相信人本善。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的不经意之举把他的善给扼杀了,把他的羞耻之心给泯灭了,慢慢的他们也就没有了羞耻之心,善的内力也将渐渐退却,想改变他已是经难上加难了。我们何不在他迟到时站在门口笑脸相迎;在他不能按时交作业时说上一句“没关系,需要老师的帮助吗?”;在他上课睡觉时何不上前关心一句“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要不到宿舍去休息吧?”(不要认为这是在作秀,正是如此才能诱发他的善和羞耻之心。);在他违反纪律尤其是小问题时,我们何不给他一个笑脸,开导一下,让他没有犯错感,让他没有自责感。因为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我们一定要给学生改错的机会,而且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包容他们,最终会感化他们。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