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英语学习心得(4)
感悟三:活动方式多样,小学英语课堂注重的是活动教学,但活动要全面,有针对性,所以专家们运用的group work、 look and match、play a guessing game 、 say and act 、the riddle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全体同学能参与的,能辅助教材内容的。还有老师们注重创设语境,使英语学习更贴近生活。每节课的设计都创设了各种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真实的运用语言,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学知识。优点还有很多,我不能一一表达。一路风尘,虽然很辛苦,但是陶醉在这样专业的研究氛围中,我感到精神饱满。
第四章 回味无穷
三天的时间,让我们感受的是课堂的精彩有味,老师的多才多艺,以及专家们的高瞻与睿智让我意犹未尽。如今坐在电脑前,再次翻开听课记录,精彩仍是处处可见,值得一品再品.
这次杭州之行,带给我是如此多的教育思绪,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真如会场中所列的两句话一样:“一枝粉笔,积淀千秋智慧;三尺讲台,寄托万世文明。” 每天,当我们迎着美丽的朝阳走上讲台,望着一双双充满童真的眼睛,我们将如何去解读其中的深邃呢?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努力将此次所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1月1日-3日,我有幸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外出听课观摩活动。这次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举行的全国小学英语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对于我们英语教师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地领略老师们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以及浓厚的教学特色。虽然这些课的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下面谈点我自己的感受。
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节课。第一节是现任职于广东佛山顺德一中德胜学校的田湘军老师的。第二节是浙江杭州市求是竞舟小学赵涯老师讲授的《future life>>。我发现这两位老师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口语流利,发音准确,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40分钟的授课中体现对学生的人性化。我对来自广东的田老师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首先,这位老师的人格魅力很高,上课节奏明快,张弛有度。学生始终处于高度兴奋、高度思考运转的状态,这时,我想到了自己在调控课堂气氛这方面做得很不足,“一不小心”就乱套了。田老师既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又能收住孩子们的心,连我这个听课的老师都不想分心了。在大容量的课堂内容中,老师的教学步骤很明确、清晰,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每个环节设计合理,环节之间过渡得很自然。反观自己在教学设计方面就处理得不够成熟。备课时,几大环节是有了,但课上起来却很生硬,气氛不够活跃。
其次,老师的课堂细节把握得很好,注重从细节处处理。在greetings中,老师因为借班上课,师生之间都不熟悉,如何在短短几分钟内一下子拉近大家的距离呢?田老师课前没有见过学生,正式上课才跟学生见面的。田老师一上场say hello之后,就show pictures让学生们talk about them.由此引出“museum”,通过自己的一些照片及其他博物馆的照片导入the science museum in london,引出短文。既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又成功有实际地转入课堂正题。田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幻灯片时加了一些极具个人魅力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及肢体动作等,为教学的进展增添了许多色彩,也吸引了众多学生及老师的眼球 。《the science museum in london》是一篇改编自外研社初三的教材,是一篇阅读课文。在阅读短文的过程中,田老师共安排了3次阅读,每一次的阅读活动都给学生安排了相应的任务。第一次阅读让学生掌握主要内容并回答问题,接着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短文的主要内容,此外让学生理解短文大致内容并带读理解新词汇,加强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第二次阅读则是让学生读后填空,完成练习,进一步学校短文内容。第三次阅读是对学生理解词汇及短文主要内容的检测。这节课田老师通过针对《the science museum in london》一文的阅读,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告诉我们它与其他museum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对其了解更加的沉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