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群众路线实施方案(17)
时间: 09-18
作者:刘芸
栏目:方案
2.抓实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委确定的专项整治任务。结合本县实际,深入开展 “学风文风会风不实”和“侵害农民权益”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对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奢侈浪费,违反规定配备秘书、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新建滥建楼堂馆所,“三公”经费开支过大,以及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等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问题,列出整改的问题清单,下猛药、出重拳,认真抓好整改整治。各镇街各部门单位要集中梳理自我查找、督导组反馈、征求意见建议等方面发现的问题,确定整治重点和具体整改事项,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实行项目化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整改标准,集中力量,一项一项抓好整改,确保整改事项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3.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扎实做好“村村亮”工程、医疗惠民工程、电子治安监控全覆盖、13处镇街商贸综合市场建设、提升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扶持发展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社、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完善城乡中小学及幼儿园建设、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养老服务工程“十件实事”,办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养老、住房、城乡环境、社会治安等民生实事,想法设法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解决与民争利的问题,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变化,得到更多实惠。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做好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提高满意度,让群众切身感受社会公平正义。
4.从严正风肃纪。坚持严字当头,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特权病、冷漠病、懒散病、享乐病、挥霍病,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对有问题不整改、大问题小整改、边整改边再犯的,要严肃批评教育,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和纪律措施。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对软、懒、散的领导班子进行整顿,对存在一般性作风问题的干部,立足于教育提高、促其改进;对群众意见大、不能认真查摆问题、没有明显改进的干部,进行组织调整。在活动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要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或有关方面严肃查处。对长期不起作用的党员,进行严肃教育,对不合格的要严肃党纪、给予组织处理。
5.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实施 “三服务三提升”工程,以保障有人服务、有钱服务为重点,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大力选拔和党一心、热心为民、办事公道、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完善镇街为民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服务群众的功能和水平。建立稳定的基层组织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制度,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开展村党组织集中整治提升活动,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要深入联系点、联系村,靠上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开展,重点解决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解决活动场所狭小和服务能力弱的问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重点抓好党组织活动经费无保障的问题。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做好党组织的调整理顺工作,保证党的组织不散,党员教育管理不断。
6.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围绕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建立健全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的制度规定,推动改进作风常态化、长效化。制定制度建设计划,注重制度建设统筹衔接,防止简单照搬照抄、重复建设制度。认真梳理现有制度,注重总结以往好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实际做好“废、改、立”工作。认真总结基层创造和有效做法,完善“城乡联建创五好”、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干部联系农户全覆盖等制度,形成城乡共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健全严格党内生活、关爱服务基层、村党组织书记县镇共管等方面的制度机制。强化制度执行,提高党员、干部依法按制度办事意识,加强对执行制度情况的督促检查,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无视制度的问题,充分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