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抗战开始教学反思(3)
时间: 08-30
作者:张景琦
栏目:反思
反思四:全民族抗战开始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景、影片资料的展示,讲解、设疑、激趣等方法的使用,起到了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学生则通过阅读,标注,合作,讨论,探究,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多种学习方法,成为课堂的主体。八年级的学生,求知欲较强,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归纳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主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先将七七事变的内容变成相关的几个问题,然后指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学,之后教师再强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中华民族的危机加深,由此引出全民族的抗战从而使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出七七事变的影响。通过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淞沪会战的学习,点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的作用,为最终抗日的胜利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最后是情感升华,通过向学生们展示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再现历史画面,通过观看触目惊心的历史照片,情景烘托、营造氛围,学生热情高涨,主动参与,了解历史的真相,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理性爱国,服务现实。抓住了“以史为鉴”,学史的本质作用,挖掘其潜在深层的现实意义。历史终究是服务现实,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的。教育学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这样,一节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检测反馈,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了本课的内容。同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也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1、新课改中强调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但是我在实践中,见到学生不能马上响应我所提出的问题时,就急于将自己的知识倾倒给学生,也就减少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时间。
2、在对待学生的见解中,我觉得自己的对学生的评价语过于贫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该对学生作出鼓励性的、正确的评价。总之,在以后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坚持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以过程体验为核心,从而达成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我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结果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