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教学反思(2)
时间: 08-26
作者:蒋智
栏目:反思
7、对于情感教育的时机不是很恰当,应该将情感教育放在“伊拉克孩子”的后面,直接提问“你对战争的看法”,设计还是不是很恰当和流畅,总觉得有些别扭。
二、在个人的素养方面:
1.普通话不太标准。
2.不够自信,激情不足。显得有些不愠不火,温吞面一样,缺乏生机和活力。
3、亲和力、感染力不足。
4、有些小动作,应该更加严谨。
总之,这回较比上一回有些进步,但是还是很不足,无论是在精神面貌上还是在教学设计上还是的需要更大的努力。
反思四: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内容上主要涉及一战的经过和结果,包括:谁点燃了火药桶、凡尔登绞肉机、人类的灾难三部分。从课堂教学效果上看,还应在日后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和调整。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我将本课分为焦点关注、历史剧场、战火硝烟和战后反思四大板块,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与前一节课的内容联系紧密,需要联系“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来展开对一战爆发原因的探讨和总结。所以在处理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时,#p#副标题#e#我设置了一个“焦点关注”板块,由提问:“‘谁点燃了火药桶?’中的火药桶指哪及其为什么被称为火药桶?”来引导学生回忆同盟国与协约国的组成及巴尔干半岛的形势。“随着双方矛盾的深化,最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自然导出新课内容。这样做一来可以巩固上堂课的内容,二来又能清晰新颖的导入新课,可以暂且保留。另外,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应注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如交待战争爆发的原因时,讲清即可不必过于详细;对意大利见风使舵的做法也应由教师简单交待即可。而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的威胁和战争的灾难性,则应花费较多时间让学生参与讨论。
诸如此类的历史事件在讲授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按照原因——经过——结果这样一个脉络进行整体把握。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方面。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在课堂上能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应交给学生完成,教师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比如在分析战争的根本原因时,教师只要把《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表》交给学生,稍作提示就行了,剩下的应交给他们去分析,你要相信他们是完全有能力完成的。
在课后小结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的问题去试着让学生概括归纳。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授课技巧方面。在“历史剧场”中,同学们通过演绎“萨拉热窝事件”来掌握整个事件的过程,而往往在此类短剧的表演中,学生仅仅是看个热闹,并没有关注其中的具体信息。所以历史剧的表演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采用历史剧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让学生在观看短剧后提炼相应的历史信息。
在日后教学中,特别要注意教学内容与板书的配合,这也是本节课的缺陷之一。
另外,课后小结要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框架。它不是知识点的简单重复,而是知识的升华。
反思五: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教学反思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历史课程标准》和课本,体现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突破重点,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探究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