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教学反思(2)

时间: 08-02 作者:董明灿 栏目:反思

在正字音环节,我在思考:什么样的字词才是生字词?怎样实行教学突破?通过备课,我发现文中的多音字共有5个,新生字1个,易读错的字有2个。我采取的策略是通过三个环节来解决,其一,8个难字学生在自学环节启动查字典解决一部分,在生生互动环节通过检测朗读解决一部分,在师生互动环节和检测环节中解决最后一部分。通过教学实践,这样的策略真正地实现了自学、互动、检测的有效学习,而且在字音教学环节中出现了很多的生成,学生通过各种纠错的环节,加深了对于读音的印象。

在解诗意环节,困惑我的是实施怎样的教学策略?是逐句翻译讲解,还是不求甚解?这里其实是很矛盾的。诗词的理解如果讲明白了,课的结构经常会是支离破碎,毫无意境;而如果不讲解,学生对于诗的理解不能深入,学习就会变得浅尝而止。最终我采取的策略是实行教学内容的问题化,以课题为突破口,看题质疑,通过学生解疑而促使学明白词的大意。通过教学,发现这样一种策略效果很好,既简洁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提出的问题集中在:1、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梦?2、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梦?这两个问题已经浓缩了整个词意,而且为后一个环节悟情做好了一定的铺垫,一举两得。

在悟诗情环节中最大的难度是故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很难置身其中。我采取了在学生疑惑时提供背景资料进行补充阅读,当学生对于“怎么能够话凄凉呢?”产生质疑的时候,我出示了王弗的相关资料。学生对于作者的背景理解有了一定的铺垫后,再联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之后,再配以音乐,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回顾朗读,学生对于文中情感的体悟也越来越深了。

2、充分预设,艰难取舍不一般。

对于教材的处理,我花了较多的时间放在了解背景资料上。通过查阅,发现这首词主要是通过对梦的写作,凸显作者怀念亲人、感慨身世的情感,而这一些都融合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由此来细读文本,会发现可以挖掘的点真的很多:1、标题“夜记梦”;2、“十年生死两茫茫”;3、“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4、“尘满面,鬓如霜”……好像这些点都可以大做文章,都可以作为突破口来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可在教学的设计中会发现,如果考虑的点越多,而实际操作的难度会越大,因为想要面面俱到则会面面不到,基于此,感觉在备课时取舍是那样的艰难。

对于教学环节的处理也令我左右不定、煞费苦心。例如对于教学内容的突破我们常有的做法是寻找词眼,从词眼入手,顺藤摸瓜,达到掌握整首词意的目的。而对于这首词的教学我发现也可以从题目入手,破题质疑,以疑导思,思中品读,读中感悟,这样也可。

当然,在教学中还包括许多的细节,都有几种甚至很多种的策略可以实施,这令我在教学前十分煎熬。很多的做法都是在上课时临时采用预设的某一种策略,结果发现,许多的细节都是那样的顺其自然。写到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在备课时可能有很多的设想,那些都是我们的预设,只有做好了充分的预设,我们才有可能面对学生的各种情况而顺势而导,以学定教。

其实,艰难取舍的背后就是要做好充分的预设。

3、守住课堂教学的“常”,做好“听、说、读、写、思”。

所谓的“常”即规律,语文教学的规律在哪?我认为就在于听、说、读、写、思。只有在课中做好了这些,我们的课就是成功的课堂。当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侧重于某一方面,一课一得或一课几得,这些都是可以的。

在这节课中,我聚焦于学生的朗读和思考。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