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径定理心教学反思(4)
时间: 07-08
作者:阳慧珍
栏目:反思
我们知道,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劣,如果一味的按一种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教学,这样效果会更好。
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要把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始终放在第一位。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交流,给学生多次展示自己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有成功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本节课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反思五:垂径定理心教学反思
圆具有对称性,而利用圆的轴对称性探索发现的是学习圆的重要工具性知识之一。垂径定理是圆的重要性质,也是全章的基础,在整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垂径定理是证明线段相等、弧等、角相等、线段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进行圆的计算和作图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本节课主要经过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折自制的圆形图片得出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经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它有无数条对称轴。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垂经定理的内容。第三个环节是利用垂经定理解决有关方面的计算。其中,第二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
我首先让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圆形纸片,按教材中的探究所指示的方法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折叠的方法(利用圆的对称性)找出相等的线段、狐,进而猜想在直径垂直弦的条件下能得出什么结论,然后总结出一个命题。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建立初步的直观认识,符合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因为这一命题是有学生自己发现的,在体验成功的愉悦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这一探究过程,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新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学生就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垂径定理,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在这节课中我感觉最成功的地方。
补充说明《垂径定理》的五个元素:直径、垂直、弦中点,劣弧中点、优弧中点。从五个元素中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知二得三”。 (当1、3作为已知时,弦不能是直径)
课堂训练不仅仅停留在巩固知识和加深理解的层面,还应作为技能的挖掘的有效手段。在课堂练习这一环节,我有目的地安排一些需要添加辅助线的题目,在巩固和加深理解当堂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逐步体会一种数学分析问题的思路:看什么图形,考虑它具有什么性质,如果性质的使用缺什么就补充什么,也就是补充完整的基本图形,如园中有弦,往往需要使用垂径定理,所以常作的辅助线就是过圆心作弦的垂线(圆中垂直于弦的直径就是基本图形)。这一安排有意培养学生有目的地做辅助线的方法,这也是中学几何问题的一大难点。对数学教学的难点分化突破应该不放过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
当然,整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对垂经定理有关计算方面的安排上欠妥,具体表现在:把课本中赵州桥的问题作为第一个练习题让学生解决稍微偏难,应该先解决一些简单的类型题。比如:已知弦的长度和圆心到弦的距离,求圆的半径这类题,这样的话学生不但巩固了垂经定理,而且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等再处理赵州桥的问题就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