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绅士教学反思(2)

时间: 07-25 作者:陈序 栏目:反思

在课堂上我灵机一动,以豪猪自述的口吻,写一篇题为《茅盾先生,请还我们以本来的面目》的文章。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虽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把握教师的设计意图,但从学生的写作实际看,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学生对艺术真实和科学真实的辩证关系,会有或千或深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也自然会有比较深刻地把握。


反思三:森林中的绅士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虽然出自名家手笔,但是写作的时代离学生比较遥远 ,要让学生读懂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一篇“指桑骂槐”,明褒实贬的文章,我觉得文章的难点在于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我上这一课时比较失败的地方。

在上课的时候,虽然已经明确地告诉学生,“绅士”和通常指的有素养,有礼貌的人不同,是指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名门贵族,他们不思进取,苟且偷安,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但是当我问到文中的豪猪有怎样的特点的时候,学生还是会直接按照书里写的来读,选择了“潇洒悠闲”、“强壮有力”、“得天独厚”等褒义词,这时候不得不把原先的话再说一遍,提醒学生注意当时的社会背景,然后考虑作者的褒贬态度,一再朗读评味,才体会出作者明褒实贬的写作意图和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

要六年级的孩子去体会当时社会背景,并且企图一下子就理解作者的意图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特别是距离我们现在比较远的时代,他们可能觉得不可理解,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多介绍一些,创造具体情境让他们沉浸到文本中间去。不知道在哪本书上看过,“大人有时候要蹲下来看小孩子。”作为一个教师,更应该如此,我们应该蹲下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从学生思考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去理解他们,体会他们的困惑,这样才能让他和我们产生共鸣,才能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