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教学反思(3)

时间: 07-19 作者:郑成燕 栏目:反思

《课程标准》中倡导:“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都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双手的大、粗、硬的特点,我运用了直观对比、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感知,深化理解。回归生活,把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方式。]
  
“我们一起来为张迎善算一算”“看看这些数字,再想想这双手,孩子们你又想说些什么?”……学生在我的引导、激励下,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入情入境地读书、感悟、交流,情感的心弦被拨动,思想变得丰富起来,他们不再害怕张迎善那双粗糙、奇大的手,而是用赞赏的眼光、怀着敬佩之情重新去审视张迎善的那一双手,他们透过这双手看到了劳动者之美,看到了因为劳动而获得的财富以及幸福的心情:一车车的木材,一弯弯的清泉,一群群的小动物,以及张迎善还有无数和张迎善一样的劳动者美好的心灵,幸福的笑脸……

 
反思四:一双手教学反思

今天,我讲了《一双手》。这节课在备课方面,在学文中我注意了渗透主旨,在学生品词析句方面注意到从本义到引申义再到理解感受的程序。这是前两次课所欠缺的。以某段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方法感受词句的表情达意作用,再由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品读其他词句,由扶到放,是延续上节课的做法。
 
本来我针对难点,张迎善的手与半截老松木有什么共同点,#p#副标题#e#他的手是怎样变成这样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设计了大量的讨论与品读,结果因为时间不够,匆匆了事。这方面原因有两个。
 
首先是在教案设计方面,我把手的特点(提取信息)和形成原因(形成解释)分开让学生品读,这就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割裂,学生只是就词句说词句,没能联系上下文,也就不能很好地根据引申义,让理解深入下去。如果让孩子们在感受手特点的同时,找出手特点形成的原因。如孩子们在感受手的颜色时,“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让学生联系后文“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一天栽一千多棵树!那么,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理解“染”,那么这个词的的含义就能深入下去了。同样,“老茧布满每个角落”,“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也是联系后文“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一天栽一千多棵树!那么,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来理解,就能深入下去了。
 
我对学生词语理解的教法也不够全面,只是让他们说自己的理解。我总以为换词语、作比较是低年级才运用的。听了李翠娟老师的课,作为旁观者,我才感觉到,简单的一个换词,一个变换句式与原句比较,孩子们的理解能一下子深入很多。孩子们远没我想得那么明白,同时,孩子在拐棍儿的辅助下,会比我想得理解更深入。
 
孩子们的理解也需要层层深入,李翠娟老师的课,就是从尽职尽责到舍己为人,使老班长的形象逐渐竖立起来的,虽然在素养上还差很多,但这种教学思路却对我是极有启发的。
 
从“提取信息”到“形成解释”再到“作出评价”,这种理解的深入,还需要设计好思考题,有了思考题的指引,有方法的辅助,学生才能把理解深入下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