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贝壳教学反思(3)
时间: 06-23
作者:彭思思
栏目:反思
四、存在的不足和方法的改进
1、想象说话用比喻句。学生思路不够宽。师也没能及时地引导,以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2、学生在课堂上会不时地出现一些细小的错误而未能及时地给予纠正和强调,导致以后这种错误频繁地出现,为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以后应该时刻关注学生,有意识地善于捕捉学生中的信息,注意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时刻调整自己的教学,摈弃“教师心中有教案而无学生”的错误思想。
一课下来虽然发现了许多问题,但努力的过程却让我受益非浅。相信语文的教学不在于一时,而在于日积月累,努力把握每一节课,让学生真正学会感悟、学习,是我努力的方向。
反思五:拾贝壳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记叙了孩子们在金山卫海滩上拾到许多形状各异、色彩美丽的贝壳,表达了他们拾贝壳的欢快心情。课文文笔活泼,富有感染力,特别在遣词造句上有独到之处。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制定了一个教学难点是: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背诵课文的第4、5小节,并学着用1~2句话试着介绍自己喜欢的贝壳。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才能让教学难点得到最简单又最有效的落实呢?
最初,我根据难点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首 先,让学生比较第三和第四小结,让学生发现这两小节都是第一句把贝壳比作什么,第二句是写这样东西是派什么作用的。接着,利用练习“一只(),像(),真 ()!”进行训练。最后,过渡到练习“一只(),像(),真()!说不定是()!”并用书面形式写下来,完成仿写过程。
我发现这样的仿写并没有实在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只是教会学生如何“依样画瓢”,可能一堂课下来,学生是能对贝壳做介绍了,但是估计是同样的一个模式,有了形形色色的贝壳外形,却没有了千姿百态的学生。
于是,我把教学环节改成了这样:
先由学生独立在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课后的填空题,让学生对课文的介绍有具体的认识,然后展开朗读比赛,并要求学生背诵,使学生将课文的描写熟记于心,尽可能地转变成自己的语言。
接 着,我让学生思考:学习了这两小节,你对这二种贝壳有了哪些了解?这其实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自我的总结。许多学生都说:知道了贝壳的外形,还知 道贝壳很可爱,还知道了贝壳是大海留给我们的礼物……学生交流的同时,我及时的做好小结: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贝壳的样子、小作者根据贝壳的样子还发挥了自己 的想象。这时,我并不急于让学生开始说话,这时候如果让学生开始练习说话,无意刚才的归纳是对学生的一个心理暗示:你介绍贝壳的时候,就应该这样来介绍。 这样很可能就抹杀了许多学生的个性发挥。
于是,我在这时给学生看各类贝壳,然后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来介绍贝壳,你还会介绍贝壳的什么呢?这时,学生积极发言,对刚才看到的贝壳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印象发表观点,有的说想写贝壳的颜色、有的说想写贝壳摸上去的感觉等。
最后,在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后,再让学生说,这时学生不但自己要说的贝壳有了直观的认识,还对广集了要说的内容。其实这就是一个小小的说话提纲,真正地让学生练习了说话,而不是用课文的内容进行模仿说话。
语 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既是模仿性训练,又是创造性训练,应该是模仿与创造性的统一。借用文本规范优美的语言材料,提供学生模仿的对象。同时提供更多的说话内 容,让学生在依照文本、学习文本,模仿文本的同时,又有自己个性化的一面。“教会学生画瓢的方法,但是要能让学生画出各种各样的瓢”,才是教师要寻找的教 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