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学反思(4)

时间: 06-14 作者:刘明珠 栏目:反思

(三) 借用课件想象,感悟“千姿百态”。

因 学生生活经历、地域之限,用课件充分展示“千姿百态”的黄山松图景,加上优美轻盈的旋律,引发联想想象。历经读课文,赏景象,谈感受,写体会,将文化精 神、心灵智慧、言语生命得以传承。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将课程资源、课外拓展有机结合。学生在和谐、充满美、趣的氛围中赞赏着一幅幅黄山奇松,在课文陶冶 引领下,自然放飞想象,在课尾的省略号处启动思维的闸门,喷涌浓浓的情意。

(四)整合“黄山名片”,浓厚“黄山”情感。

引 进中外游人、名家的赞叹,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冯·德罗斯特主任曾说:“黄山是中国的名片,黄山松是中国名片上的点睛之笔,我为她骄傲!”徐霞客说:“五岳 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再赞再赏黄山奇松时,深刻领悟黄山奇松的无价之宝,此刻祖国锦绣山河在我们面前豁然开朗。

(五)夯实语文基础,走向更大课堂。

学习语文的渠道是广泛的,但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依托教材,用好教材,再以作业为基点导向社会的大语文课堂。课后作业必做题:a.摘记喜欢的词句,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b.请回去向亲人朋友介绍黄山的奇松。选做题:c.推荐阅读《黄山游记》。逐步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

作 为教者必须将教材解读,把握住。只有下功夫,走进教材里,学生才能深切感受、体验。对课文的处理即教案设计上,既要详明又要简约。在教案流程上先学文后解 读,师引上路,让学生走。基本训练操作,除了读、说外,更多的是训练与思考的交互、渗透、融合,使学生动起来,思维活起来。这样尽力走进去,才会轻松跳出 来,也就是说,研读、品味、合作,把语文的真功夫一步步学到手。
为你推荐